“临期特卖”扩张,不能突破食品安全底线
什么是真正的好人品
心烦的时候,不妨这样去做
三次考取北大,何必重复奖励
用责任与爱填满老人的空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次考取北大,何必重复奖励

■ 钱夙伟
 

近日,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发布消息称,在今年的高考中,该校学生全某某以694分夺得茂名市第一名。随后有网友称,这已经是全某某第三次考上北京大学了,并因此共获得了来自学校等方面230万元的奖励,引发广泛关注。(6月28日《第一财经》)

综合多方消息来看,全某某的确在三年间多次被北京大学录取但未入学,但同学认为,原因在于他的目标是北大光华学院或清华经管学院,却一直未达成理想。换言之,也并不是把考上名校当作“赚钱之道”。

但事实上,现在不少地方对尖子生的重奖政策,考上名校也确实与“赚钱之道”无异。诸如考上清华北大后,来自各方面的奖金,对一个高中生,显然都是天价。对考出高分的考生给予奖励,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确实也是需要的,但诸如三年230万元的重复奖励,很大程度上是发奖单位用于炒作自己而已。

实际上,现在以重奖方式过度渲染“状元”,大多有着功利目的。对“状元”的夸大和拔高,不仅“状元”一夜成名,而且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哪个学校出了一个“状元”,就“一俊遮百丑”,“状元”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也被学校当作争夺生源的本钱。这就使得对“状元”的炒作,更偏离“状元”的价值以及培养出“状元”的学校的价值。早有网友指出,“商业味道早已超过对知识的尊崇,不乏提高学校知名度、抢夺优质生源等目的。”

也因此,对于禁止炒作“高考状元”,近年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而早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时就再次重申,严禁以各种方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但现在三年获奖230万元的曝光,表明炒作的冲动一直不可遏制。

显然,如此炒作、重奖“高考状元”,不利于多样性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只会让教育越办越僵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