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送我去打工
汇款单里话变迁
难忘家乡阉鸡味
体 检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汇款单里话变迁

□ 逯富红
 

第一次与汇款单结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那时,我上初二。一天,意外收到了报社寄来的稿费单。虽然只有区区十元大洋,但在那个时代,对一个学生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惊喜万分和激动不已的,不仅只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有精神上的满足。望着白纸绿字、印刷精美的单据,心里砰砰直跳,同时更是爱不释手。那段时间,总是将其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掏出来,不厌其烦地端详欣赏。

初中毕业,我到市里一所师范学校就读。那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每个学期,生活费都很难于开学前一次性凑齐,只能每月初由家里邮寄。每次收到父母准时寄来的生活费,自然也会想到他们为了生活不分寒暑,日夜辛劳的情景。甚至有时候,还不得不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这时,一股难言的愧疚和酸楚暗自袭来,顿时忍不住潸然泪下,唏嘘不已。

参加工作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曾经亲切无比、司空见惯的汇款单,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银行卡。外出打工的人,往家里汇钱,只需到银行,填上对方姓名账号就可完事。再后来,随着通讯手段的更新换代,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又随之兴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能向对方转账,的确方便了很多。

如今,早已步入了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和 “G”时代。别说汇款单,就连曾经风靡一时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也都难逃淘汰和衰退之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一夜之间,形形色色的在线支付,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相继而出。其中,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支付功能,更是尤为称道。只需对着二维码轻轻一扫,转账就能轻松秒定,而且还是全程免费。如此神奇之事,若是在以前,恐怕做梦也想不到。

可是,对经常写作投稿者来说,依然会收到熟悉而又亲切的汇款单。虽说近年来,有好多报刊也顺应时代发展,改用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红包等方式发放稿费。但好多,仍然延用传统的汇款单邮寄稿费。不过现在的汇款单,并不像过去手写邮寄,而是电脑系统直接打印。相比之前,在时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也是进步了不少。

尽管如此,但每次到营业网点兑付,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不是汇兑账户没有专款,就是不小心填错了信息。为了尽量减少麻烦,每次,总是积攒一起,几个星期才去一趟。但一次搞定的几率,依然并不很多。相反,往往要跑好几个来回,才能大功告成。因此,到邮局领取汇款,逐渐就成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心之事,一提起就头疼。

直到最近,在网上偶尔看了一篇文章后,才如释重负,倍感欣喜。原来,一位文友在朋友圈,分享了其用手机银行,在网上成功兑付汇单的经验。按其图文并茂的流程,经过简单尝试之后,出人意料,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兑付了好几张汇款单。这意外惊喜带给自己的兴奋和喜悦,感觉与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时的情景相比,也丝毫不显逊色。

从那之后,每当收到稿费单,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能轻松兑付,再也不成天为取稿费的事而担心发愁。进而由衷感慨:时代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真是方方面面无孔不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0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13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5223769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5223771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