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闯新路,昔日“煤城”变“美城”
唐江澎:彻底禁止炒作状元
张红文: 发挥企业产学研“直通车”优势 加速培养创新人才
黄花春:加大游戏产业管控 “面部识别”防青少年沉迷
下一篇4 2018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市市长戴启远:
转型发展闯新路,昔日“煤城”变“美城”

▋特派记者 刘海泉 汪婷婷 马启兵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淮北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亮点?两年内让30万棚改居民住上新房,是怎么做到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淮北市市长戴启远接受星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畅谈煤城转型发展的特色征程和非凡成就。

转型发展让煤城呈现光明前景

记者:2009年3月,淮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我们的转型发展思路和方向是什么?

戴启远:2016年9月,淮北市第八次党代会谋划确立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内涵,完善体系,形成“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转型崛起的“四梁八柱”日渐清晰,在近年来全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淮北发展反而风景这边独好,呈现出光明前景。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财政收入继2012年后再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7.6亿元,增长15.3%,创历史最好水平。

记者:转型过程中,我们主要在哪些领域寻求发展空间?

戴启远:我们坚定不移地去产能,两年压减煤炭过剩产能近800万吨,分流安置职工近2万人,淮北矿业集团和皖北煤电集团两大省属煤炭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在承受去产能阵痛的同时,淮北市坚持招商引资、园区提档、项目建设“三管齐下”,加快“调转促”步伐,努力在“去留腾挪”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做深做精煤炭文章,推动煤炭由燃料变原料,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初步形成煤-焦-电-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力培育电子信息、铝基和碳基新材料、生物科技、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互联网+新业态等现代服务业。

采煤沉陷区治理走出淮北模式

记者:对于一个以煤炭兴城的城市而言,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是难点。这些年淮北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戴启远:经过多年探索,通过复垦整地、治理造地、生态修地等一系列举措,我市逐步形成了“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等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区18.63万亩,约占塌陷区总面积的52.77%,其中新增耕地10.20万亩,新增建设用地3.16万余亩,新增养殖水面3.4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00余个,解决了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淮北特色的塌陷区综合治理、煤炭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记者:你所说的“淮北特色”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启远:我们紧紧围绕“绿金淮北”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引入“超前式治理”“开发式治理”“圩田式治理”新理念,充分发挥塌陷区大面积水域优势,采取PPP项目融资方式,补充治理资金,探索利用塌陷区水资源打造山水生态城市的治理新路径。由传统的注重经济效益,转向兼顾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昔日的塌陷地经过综合整治,已逐渐成为全市人民的风水宝地。随着南湖、东湖、中湖等中心湖带的建设,“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特色风貌正在形成,一座如诗如画的皖北江南水乡正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棚户区改造托起百姓安居梦

记者:淮北市人口220万,棚户区就有10多万户,涉及居民30万,人数多,工程大,我们是怎么攻克棚改难关的?

戴启远:2016年以来,淮北市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提出“用两年的时间、办五年的事情”。创新成立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让群众做群众工作。

我们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印制全省首张购房券。根据棚改安置政策,除了按照产权调换面积外,还要多给拆迁户20%奖励,还有15%的公摊面积补助,这样1个平方米就可以换1.35平方米,购房券出票日6个月内在市内自主选择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等,有效打通棚改安置房与商品房、保障房的转用通道,进一步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缩短安置周期,最大限度服务于民。

两年来,淮北市共改造棚户区10.45万户,圆了30万棚改居民的安居梦,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颜值。淮北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荣登2016年安徽省辖市最具影响力十件大事,并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住建部将其列为先进典型全国推广。

圆了“六个梦想”开启新时代

记者:年初,您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开篇便提到,2017年是淮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能不能介绍下,这“极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启远:2017年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全市干群勠力同心、顽强拼搏下,淮北相继实现了文明创城、开通高铁等六个梦想,很多都是开创性的,这极不平凡。

第一个梦想:文明创城梦。22年久久为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终于美梦成真,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佳绩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国表彰大会上荣获12个“国字号”奖项,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大丰收。

第二个梦想:开通高铁梦。淮萧客车联络线正式开通运营,淮北融入国家高铁网。联络线处京沪之间四小时黄金节点,东联西引、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第三个梦想:拥湖发展梦。中湖治理一气呵成,一年时间内城市中央公园即成现实,跨湖而建的创新大道正式贯通,依山拥湖的城市空间格局豁然开朗呈现眼前,“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风貌更加彰显。

第四个梦想:淮水北调梦。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年内具备全线通水条件,可以从淮河为生产、生活、生态引入“源头活水”,淮北未来发展的“缺水障碍”宣告解除。

第五个梦想:煤化工振兴梦。新型煤化工产业实现重大突破,煤焦化二期建成投产,成为亚洲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卓泰煤化工技术世界领先,总投资37.5亿元的十大高新技术项目集中开工,2005年省委确定的振兴皖北1号工程迎来高速增长期,千亿产值的碳基新材料基地前景可期。

第六个梦想:群众安居梦。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 30多万名市民喜住新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