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都督柏文蔚
淮上军中的革命志士
3上一篇 2011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淮上军中的革命志士

权道涵
 

权道涵能诗善文,尤精书法。 在日本留学时,他是同盟会首批会员,是张汇滔参加同盟会时的主盟人,被孙中山任命为江淮分会安徽同盟会分会主盟人。

回国后,权道涵、段云、孙毓筠与时任南京防营管带的柏文蔚谋刺两江总督端方,但事情泄露未成,权道涵被捕,判终身监禁,解送原籍关押于寿州监狱。

1911年10月辛亥年武昌首义后,已关押5年的权道涵、段云被救出。晚年,权道涵卸任脱离了政界,住闲南京、苏州昆山研习书法自娱。解放后年已古稀的权道涵,被人民政府任命为寿县中学第一任校长。

石德宽

1903年,石德宽与同乡张树侯、段子祥等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后经吴畅谷介绍加入同盟会。

徐锡麟起义失败,石德宽认为时机不够成熟,应堂兄石德纯之召,东渡日本,钻研学术。后赴广州组织起义,因消息泄露,起义失败被捕。审讯中英勇不屈,并历数清廷罪恶,慷慨就义,遗体葬于黄花岗,为著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

郑赞丞

郑赞丞祖籍寿县,父辈由正阳关迁居霍邱。自幼好学。在霍邱书院读书时,因作文诘难抨击清政府,县衙门欲缉治罪而逃安庆,就读于安徽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陈独秀、潘赞化、柏文蔚等在安庆组织青年励志学社。次年,两江总督侦知励志学社与东京抗俄义勇队有联系,下令缉拿为首人员,青年励志学社遂解散。郑愤而退学,入安徽武备练兵学堂。不久参加同盟会,投身抗清斗争。

宣统元年(1909年),与张树侯同赴上海,在沪建立苏皖革命同志联络机构。并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次年春同张汇滔再次赴广州参加起义,失败后,回皖在寿县、霍邱、凤台一带组织力量,为创建淮上军奠定基础。讨袁失败后,郑赞丞随同孙中山东渡日本,因积劳成疾,时年38岁。

孙毓筠

孙毓筠是秀才出身, 1904年变卖家产在寿县北街僧格林沁祠旧址创办“蒙养学堂”,自任堂长,办学期间,同张树侯、柏文蔚等组织“天足会”、“强学会”,宣传革命,抨击清廷腐败,提倡妇女放足。

东渡日本求学时,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后被派回国运动新军起义,同段云、权道涵在南京欲谋刺两江总督端方,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表示如蒙宽赦,情愿出家为僧,不问政治,又因他是宰相孙家鼐的侄孙,端方与孙家鼐有师生关系,因而轻判监禁五年。南京光复后,孙毓筠恢复自由,任江浙联军总部副秘书长。国民党二次革命时,他暗中为袁世凯效劳。

管鹏

管鹏幼年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补县学生。与张汇滔东渡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成功,革命党人解除安徽巡抚朱家宝的卫队武装,宣布独立,成立安徽都督府,管任军备部长。在孙毓筠任安徽都督时,他率军攻打颍州(今阜阳),大破河南布政使倪嗣冲军后,被推为青年军总监,当选为省议会议员、农会会长。

“二次革命”中管参加讨袁活动。失败后逃往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民国6年护法斗争中,任安徽省宣抚使。民国16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不久,辞职居沪。

朱玉婷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