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中暑“工伤认定”不该是一道难题
加快锻造新能源汽车生态“强链”值得期待
最惬意的人生,是做真实的自己
更新自己最重要的三件事
引导未成年人远离“容貌焦虑”
3上一篇 2022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引导未成年人远离“容貌焦虑”

苑广阔
 

据了解,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如今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近日,记者尝试在多个社交、短视频APP上搜索发现,“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都是近一个月的热门话题。(今日本报11版)

通过整容让人外在条件变得更美更好当然是件好事,但是盲目、过度地整容,却可能物极必反,尤其是当“整容热”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容貌焦虑”,乃至蔓延到未成年人身上时,就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未成年人整容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首先,未成年人没有工作和收入,整容费用需要父母来承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其次,未成年人还在长身体阶段,整容整形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安全隐患也更多。

未成年人对整容趋之若鹜,背后的原因则是“容貌焦虑”在全社会的蔓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远离“容貌焦虑”。

营造“容貌焦虑”气氛,诱导更多人走进整容整形机构,正是一些整形美容机构的惯用伎俩。他们以“用半年工资改变自己,漂亮了每一分钟都是运气”等推文,在年轻人中实现“整形种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11月曾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广告乱象背后的九类情形。但仍有一些医美机构在打擦边球,以“面部美学”的名义讨论美,看起来是在做科普,实则制造“容貌焦虑”并借机牟利。

所以除了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法,遏制医美机构营造“容貌焦虑”之外,关键还是需要从学校和父母的角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容貌观”,自觉抵制“容貌焦虑”。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