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不能成“智能手雷”
维护传染病患者平等就业权需要硬措施
人生的历程就是一段长途跋涉
人生最好的状态 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给虚热的“考证经济”降降温
3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给虚热的“考证经济”降降温

■ 孔德淇
 

“考消防设施操作员,一年挂靠赚几万”“家庭教育指导师线上工作、时间自由、收入稳定”……职业焦虑和证书福利催热了技术技能领域的“考证经济”。然而,一些单位和机构通过广告造假、证书造假、培训造假等套路,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涉嫌欺骗欺诈。(7月21日 《半月谈》)

当下,技术技能类证书不仅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象征,也越发成为“兑现”政策待遇的有效凭证,近年来社会公众对考证的热情持续高涨,渴望通过一纸证书,敲开落户、子女入学、就业、升职加薪等大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职业层出不穷,部分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尚未形成,于是,一些培训机构开始钻制度空子,利用信息不对称,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相关证书。

通过考取证书,提升技术技能,为职业发展加持,本是好事一桩,但从现实来看,不少考证已然“变了味”,虚假广告、无中生有、画饼圈钱等证书培训、评价、颁发环节套路频出,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扰乱职业培训市场正常秩序。无论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角度,还是从规范市场而言,考证乱象都应该好好治一治了。

应该看到,五花八门的“证”,无形中也加重了劳动者参与成本,提高了行业门槛,更严重的是,还滋生了许多流弊,增加了寻租和欺诈的空间。而将通过考试、取得证书视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也并不能真正促进行业水平提升,反而阻碍了人才的自由发展。当务之急是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市场提供合法合适的培训服务,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取消不必要的认证,让职业资格考试“瘦瘦身”,为劳动者营造良性有序的就业环境。

“考证经济”过热,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职业人才评价方面的缺失。给“考证经济”降降温,关键是打破以“证书系统”为核心的能力认定与资源分配模式,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体系,推动证书与政策待遇脱钩。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