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取暖之道
故乡的月
老码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故乡的月

■ 安徽南陵 王璐
 

秋意渐浓,秋凉日重,转眼又近中秋。华灯初上时分,去单位有点事。刚出小区,走到大街上,迎面只见大半个斑驳的月亮,高悬于夜空中。是的,斑驳,而非皎洁。仿若有桂树隐约可见,有嫦娥哀婉幽怨的叹息声可闻。没有星星相伴,斑驳的月有点孤单。单位所在的南天大厦,有的是万家灯火,散落在月下,一样的闪耀,却没有众星捧月的情调和气势。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还是当年那个月亮,只是已物是人非了!无边月色,惹人遐思。想多了,又难免伤感。

随着年岁的增长,儿时的场景与回忆,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回放。幼年,小小的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往返于县城和五里外的麒麟桥,早出晚归。“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月华如白练,星空耀眼明,长长的路,慢慢地走,父亲踩着载了我们一家四口的自行车,行过田野池塘、村舍屋宇,四周静谧,只听见一家子的欢声笑语。而我,坐在父亲身前的车大杠上,喜欢目不转睛地盯着天边的月,好奇地问大人,好端端的,雪白亮堂的月亮,怎么会“发毛”?如今,披着如水的月光,昂起脑袋看月亮、数星星的闲情与诗意,尽皆归寂于岁月的长河,难再寻回了!

到念初三时,开始有晚自习课了,父亲又用自行车载着我上放学。月亮投影在市桥河上的清辉,被河水润泽得柔媚又亮丽。那时,有一首流行歌曲《月亮走,我也走》风靡大街小巷。每当父亲和我在月光下颠簸,月亮紧紧跟随,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这首歌。我说,“爸,要是我们永远这样,我就坐在你的自行车上该有多好啊。”父亲顿了顿,佯怒道,“没出息!”几十年过去,父亲还经常蹬着那辆早已破旧了的自行车,在生活里奔波,可是,他已载不动我了。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共同演绎了四季的不尽风情。月至中秋分外明,且寄托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思绪情感和美好愿景。记得,住在魁星阁边时,家里有个小院子,每逢中秋节,一家人吃过晚饭,母亲都会郑重地摆上石榴、菱角等应节蔬果,把大盘的广式月饼切成八瓣,然后喊我们出来拜月赏月。很有仪式感。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是温情满满,和乐洋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炎黄子孙,千秋万代,普天之下一直共享着这轮明月。远在故乡的亲人,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仰起头,我们就可以看见同一个月亮,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事情。李白那句妇孺皆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将故乡与明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明月千里寄相思,牵连我们情感的共同载体,至中秋之夜,变得圆满,让人感慨万千。从未远离家门的温室花朵是幸福的,眼里心中的月如此完满而皎洁,人生单纯美好得如同线条细腻、色调明快的工笔画。其实,在中秋夜,天边的月圆里,既藏着团圆的欢喜雀跃,也有离散的凄楚思念。故乡、故人和亲情,此刻纠结缠绕,难解难分。月是故乡明。无论是谁背井离乡,故乡都将是心中永远的羁绊。

今夜,月下暗自祈祷:愿父母康健,记忆涌上心头时,俱是温馨甜美,明月朗朗,人间无恙!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