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心灵成长”培训骗术生存的土壤
你要默默坚持 然后惊艳所有人
65岁后 运动能力反映寿命长短
劳动教育不等于“劳技训练”
“查癌神器”何以能成为摇钱树?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劳动教育不等于“劳技训练”

■ 汪昌莲
 

教育部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劳动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时强调,要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等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努力克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防止把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技训练混为一谈。(8月24日新华网)

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大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基于此,今年3月下旬,《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等。特别是,教育部强调,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防止把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技训练混为一谈。

勿庸讳言,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及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生存能力及劳动技能的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失去了劳动的热情和生存的本能。

因此,必须强化劳动教育,使之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一课”。然而,学校劳动教育,不能等同于“劳技训练”,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素养培育,是全社会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摆正学习与劳动的关系,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同时,家庭把劳动习惯养成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为孩子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再者,社会应注重通过各类传媒传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推介孩子们可效仿的榜样,相关机构为孩子提供可体验的场所等等。特别是,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潜能,帮助他们在学习成长中感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真谛,在点点滴滴的真实体验中积累人生的财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