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产业”和弦共振 合肥“剑指”全球科创新枢纽
2021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创+产业”和弦共振 合肥“剑指”全球科创新枢纽

■ 王力行 记者 祝亮/文 黄洋洋 高斌/图
“人造小太阳”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安徽创新馆展示的京东方110吋8K巨屏电视
联宝科技产品展厅
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墨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合肥滨湖科学城实质运行,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入列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过去五年,合肥市全面塑造创新优势,发展势能实现历史性跃升。坚持“科创+产业”和弦共振,一手抓科技创新策源,一手抓新兴产业集聚。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十,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展望未来,合肥更是将目标锁定为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

“人造太阳”又有突破 合肥科创成果惊喜连连

“人造太阳”是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而承载这一梦想的科技工程是ITER计划,由中国、欧盟、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30多个国家共同合作开展。

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重要单位之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计划中的导体、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电源、诊断、总装等采购包的研制工作,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绝大部分。

近日,一个好消息从法国ITER安装现场传来,“合肥造”ITER PF6线圈顺利通过最终验收测试,即将作为磁体系统中首个线圈安装至ITER主机中,为ITER计划2025年“首次放电”奠定重要基础。

凭借在托卡马克装置上40多年的技术积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相关任务实现了100%国产化,并以优异的性能指标通过国际评估,交付进度和产品质量100%满足ITER要求,在ITER七方中位居前列,创造多项第一。

近年来,合肥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合肥国家实验室首批挂牌,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26个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加 合肥智造硕果累累

近期,华米公司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共建腕部可穿戴联合实验室。据悉,与钟南山团队的合作两三年前已有尝试,将智能穿戴产品发给新冠患者,实现出院后7x24小时,健康数据监测,记录恢复情况和复发情况,总计复发情况和城市设计。

2020年华米科技通过分析法国和意大利疫情流行情况,提前7天预测疫情峰值。华米科技公共事务总监朱永梅介绍:目前可实现以通过健康数据记录,判断未来地区流行疾病爆发趋势,并已用于检测新冠患者痊愈后健康检测。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华米公司制造的AMAZFIT手表在全球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五,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的成人手表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华米科技智能设备出货量达3240万台,同比增长17.5%;营收超44.6亿元,同比增长约20%。2018年2月,华米科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智能硬件创新公司。

数据显示,合肥近期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9户、累计突破3300户,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4件。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成立,“抓抗促”科技成果交易会成功举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嫦娥奔月、天问探火、九章计算处处闪耀合肥元素,量子显微、托珠单抗等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跑向应用场。

疫情下乘风破浪,涌现首家千亿企业

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联宝科技乘风破浪,创新核心产品服务带来新商机,市场需求强劲,订单生产量大,交出了年营业额破千亿的成绩单,为合肥市2020年财政收入献出了力量。联宝科技有限公司在产品订单不断增加的情况下,11月开始利用该模式,有效缓解了产能不足的问题,巩固和拓展了海外市场,并于12月29日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

合肥市战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5.6%,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1%。京东方面板出货全球领先,长鑫存储实现量产,维信诺柔性显示产线点亮,联宝科技率先跨越千亿,联合利华成为全球“灯塔工厂”,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蔚来中国、欧菲光产业园、神州数码等项目落户合肥。新增3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5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速,万家企业登云。新增上市公司12家,其中科创板上市7家、位居省会第一。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国际新能源汽车展在肥成功举办。

展望2035年,合肥将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

正在举行的2021年合肥市两会上,合肥提出:“展望2035年,我们将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区域发展新引擎、美丽中国新样板、城市治理新标杆、美好生活新天地,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合肥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取国家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力争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50个。高标准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布局建设环科大知识经济创新带,打造“科大硅谷”“量子中心”。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前沿基础领域形成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构建更加开放、便利、精准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强磁场”,吸引天下英才汇聚合肥、共创未来。

合肥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深入实施“2833”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发展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新产业,推进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迭代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2~3个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群,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争创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5G网络和物联感知体系全覆盖,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数据存储中心,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