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染菊花肥
就养这4种花香飘满屋
下一篇4 2020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霜染菊花肥

■ 赵启喜
 

深冬的早上,大地裹上一层银霜,草木显得衰败羸瘦,扎根山野的一株株菊花,在寒风中摇曳肆意绽放着,有的盛开吐蕊,有的似刚出浴,有的尽露精髓……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玉,白的若云,这就是《浮生六记》中的“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有史以来,菊花的古典与素雅、含蓄与明媚、开朗与清丽、自然与潇洒,吸引了无数凡间俗人。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还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意境。唐代诗人元稹在他的《菊花》诗中写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笆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宋代诗人唐琬用他的《菊花》形象地赞美菊花的高洁:“身寄东篱心傲霜,不与群紫竞春芳。”白居易有诗:“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杜甫也写道:“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安于贫穷、不慕荣华、骨气轩昂是菊花的化身。你看,菊花从不嫌乡野僻壤,对生长环境无所索取,不需施肥、灌溉、灭虫,只要有一点点泥土和水分,山路边,小溪旁,山坡上,只要是到了季节,都能看见它。或星星点点,或成群成片。它在风中,兀自开着,大大小小的花朵,美丽的色彩亮丽了一个季节。它们没有夏莲的鲜艳,却给秋天增添了另一种色彩;它们没有牡丹的妖艳,却把秋天点缀得如此的生动。当你行走在街头巷尾,你或许能在墙角或树篱下,看到一簇簇或黄或白的菊花在向你点头致意;你可以去一年一度的菊花展现场,去欣赏成千上万的菊花在阳光下炫耀的美丽。一到菊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季节里都是心情舒畅的。有了什么愁绪,去菊花中坐坐。有了故事,去和菊花说说。有了忧伤,去菊花丛中倾诉“老来笑颜灿若菊,莫教岁月染秋霜”。

有时,从花店或温棚里买回一盆自己中意的菊花,或放置在厅堂,或摆在卧室窗台,看那一束束或火红、或明黄、或洁白、或粉紫的菊花在整个房间里争奇斗艳。但这些室外内菊花似乎“茎疏叶微”“形似蓬蒿”,少了一种“何秋菊之奇兮,独华茂乎凝露”的气势,更没有“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的贞烈,难免让人生出些许缺憾。陶渊明种出的菊花是“秋菊盈园”“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大约都是淡泊怡然、凌霜自得的普通菊花吧。因此,后人才有底气把他称为“菊圣”,把菊花叫做“陶菊”。

曾去牡丹园看过了各色牡丹的惊艳,去玫瑰园触摸过了玫瑰的娇艳,在室内闻过了兰花的清香,在夜晚听见了茉莉的细语,也看到了昙花一现的不易。可是,所有的这些花啊,在我的心底都不及菊花的美丽朴真。记忆深处,冬天的早晨,我信步走到自家窗前,推窗看见绚丽多姿、雍容典雅、烂漫飘逸的菊花时,都能从它们那不畏惧天寒地冻,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的傲骨风姿中,读出君子之节、逸士之操的真谛。

夜暮,当寒风从门窗中徐徐吹进,就会感觉到整个空气里飘逸着一阵阵淡淡的菊香,沁人肺腑。此时,置身于缺乏绿意和瑰丽色彩的季节,精神不免为之分外抖擞,真是两墩菊花一丈篱,东风开门第一枝啊。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