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鲜为人知的军事生涯
于右任集藏金石碑版
巴人名字的由来
3上一篇 2020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巴人名字的由来

 

巴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论稿》写于1939年至1940年之间,原名《文学读本》,屡次再版,是当时较有影响的文学理论读物。新中国成立初期,修改增订,易名为《文学初步》,由上海海燕书店再版。至1953年作大幅度修订,改名《文学论稿》,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多次。这部署名“巴人”的书是中国较早出现的一部新文学理论著作,论述及材料比较全面,并努力用马列主义观点解释文学领域的各种问题,多年来流传广泛,影响较大。巴人的一生为中国新文学作出了贡献。

巴人,原名王任叔,浙江省奉化大堰村(今大堰镇)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第四师范,五四运动中任宁波学生联合会秘书。1920年毕业,先后执教镇海、鄞县等地小学。此间,接触到《新青年》《学灯》《文学旬刊》等进步刊物,从而对新文学运动发生兴趣,决心要走新文学的道路。他后来取的笔名“巴人”影响之大远大于原名。他自己说过:“巴人者,姓巴名人,下里人也。”《下里》《巴人》是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在当时被认为是较低级的音乐,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现在一般用“下里巴人”比喻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王任叔用“巴人”为笔名,表现了他决心献身文艺大众化事业的高度热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任叔出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大使。1954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编委。     □ 冯忠方 据《人民政协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