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鞘·安天下——比亚迪“刀片电池”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共享经济破冰突围,经济回暖实现逆势增长
3上一篇 2020年4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共享经济破冰突围,经济回暖实现逆势增长

□ 记者 张贤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行业和企业被迫按下暂停键,但共享经济却凭借优势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自生鲜电商平台盒马鲜生联合云海肴、西贝、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为应对疫情影响,达成“共享员工”的合作后,从消费领域到生产领域,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不断加入“共享”行列,共享经济实现逆势增长。    

共享员工破解用工荒

“从未想到,我会同时拥有两个职业角色:既保留了饭店厨师的员工身份,又临时成为流水线上的一线操作工。”2月20日,合肥某酒店的厨师老马和他的30多名同事一起,统一乘大巴从合肥市滨湖新区出发,来到海尔工业园,成为合肥首批“共享员工”。

2月26日,芜湖市帮助美的集团成功从河北区域协调161名员工赴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就业。

2月26日晚,经过约13个小时的行驶,一辆从四川绵阳驶来的“长虹号”动车专列D4374稳稳地停在合肥高铁南站,专列上598名“共享员工”是四川绵阳长虹总部支援合肥美菱的一线员工。

2月29日,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分3批次“共享”696名员工到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短期就业。

公开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我省多地通过“共享员工”的方式累计调剂用工2000余人。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安徽省人社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共享员工”等用工余缺调剂工作的通知》部署全省全面推行“共享员工”等用工余缺调剂工作,并明确对于开展“共享员工”等用工余缺调剂的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奖补。

记者了解到,我省搭建省市两级平台,鼓励和引导有用工余缺调剂需求的企业通过市级对接平台发布调剂职工人数、技能水平、待遇需求、用工时间等信息,促进本地企业供需信息及时对接。同时通过省级对接平台,供有跨区域调剂意愿的企业发布用工余缺调剂需求,将调剂信息推送至所在地人社部门,并督促做好调剂指导和服务,促进人力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共享”。

逆生长激发模式创新

放眼全国,共享经济首次让社会更为广泛认知,是2016年的共享单车大战。之后又出现了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乃至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一时之间,似乎“一切”皆可共享。但急速扩张后,一众企业倒闭,共享行业逐渐退潮。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的同时,却对部分共享经济领域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刺激”。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疫情的到来,很多交通工具停止运行,共享单车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随着各地开始复工,共享单车的用车需求量也开始激增,这为共享单车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3月4日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在线下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的情况下,大量的消费和生产活动被迫转到线上,其结果是部分行业和平台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量出现猛增态势,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

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而自疫情发生以来,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更是猛增。例如,每日优鲜小程序除夕到初六的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9%,交易额增长465%。

业内人士分析,疫情的发生也激发了平台企业的模式创新,大量待业的餐饮员工转入生鲜电商平台,从事装配、拣货等工作,促进了“共享员工”模式的发展;外卖行业还出现了“无接触配送”“无人配送”等模式。

多重利好迎来新机遇

疫情加速了人们在线消费习惯的形成,在线平台的用户数出现了较大增长,尤其是在线服务使用率较低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以及中老年人等更多地转向在线消费,或者成为新用户,或者更加依赖在线消费。这些都是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利好因素,并将为共享经济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疫情期间,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合作中,已有部分企业开展了供应链的共享。餐饮企业将自己生鲜采购的供应链能力与零售企业共享,共同开展生鲜商品的采购、运输和零售业务。同时,零售商和零售商、餐饮企业和餐饮企业之间也开展了供应链的共享。

那么,共享经济未来发力点在哪?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在线消费习惯的增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共享模式发展潜力将加速释放;营商环境、灵活就业和消费等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会导致新的共享服务和共享模式不断涌现。平台企业商业模式不断成熟,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共享型消费日益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未来共享经济从拼规模和速度,转向拼品质、服务、安全等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价值,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业内人士表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