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刷脸防逃课” 实为教育失责被“打脸”
非常道
垃圾分类的关键 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高校“开学季”莫成任性“消费季”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9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校“刷脸防逃课” 实为教育失责被“打脸”

□ 张西流
开学“第一课” 王恒/漫画
 

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9月2日澎湃新闻)

首先必须承认,高校实行教室人脸识别,既可以自动签到签退,又可以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不仅可以防止逃课等不良现象,而且可以保证课堂纪律。问题是,全程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显然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当自动识别系统涉嫌损害学生权益时,其效果再好,也不值得提倡。

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确实存在逃课、代课、课堂开小差等现象,但这种现象毕竟仅占极少数,影响不了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高校因此购置一批科技设备,用于“刷脸防逃课”,实在是大材小用。再者,从以诚待人的层面考量,学校用各种另类方式刷脸签到和监课,表明高校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学生均有逃课、代课、课堂开小差的可能,这种对学生极不信任的做法,势必会损害学生的自尊。特别是,学校“刷脸防逃课”,治标不治本。

可以预料,“刷脸防逃课”之后,学生出勤率将达到100%,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这种效果是刷脸逼出来的。问题是,刷脸“逼读”之下,虽然出勤率可能达到了100%,但学习率也达到了100%吗?对此,难免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质疑。这反而表明了,有的学生即便是到了场,但难免会“人在教室心在窗外”。可见,出勤率达到100%,也仅是一个光鲜的数据罢了,无助于高校学风的好转。

换言之,高校“刷脸防逃课”,实为教育失责被“打脸”。事实上,有的学生存在逃课、代课、课堂开小差等现象,高校和老师也难咎其责。事涉高校只知道刷脸“逼读”,而不去检讨和反思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上的缺位,显然是缺少责任担当的表现。这更值得教育部门和高校反思: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还是以人性化的疏导为好。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