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阴影:恐艾与恐艾症
房地产市场刮起“中国风” 继承传统还是营销手段?
下一篇4 2019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阳光下的阴影:恐艾与恐艾症

 

上期中小编已经和大家普及了很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但是小编知道很多朋友仍然会“谈艾色变”,有些朋友是在发生高危行为暴露之后,陷入了对艾滋病的万般恐慌之中,有些朋友甚至没有发生过高危暴露行为,却也始终摆脱不了对艾滋病的恐慌。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恐艾和恐艾症。

所谓恐艾也就是对自己是否已被传染上或即将被传染上艾滋病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普遍是因为一些特定的高危行为(多性伴,性伴不固定,酒后、吸毒后乱性、注射吸毒等)或自认为危险行为与处境,受到惊吓,如果得到了正确权威的科学解释,或者通过进行艾滋病毒的检测,心理的刺激逐步被消除和化解,即使被确证为阳性,在专业医生的疏导和指导之下,能够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做好相应的心理、生活和工作上的调整。

如果这种情绪和心理不能得到有效的消除和化解,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恐艾的进阶版—恐艾症(艾滋病恐惧症)。顾名思义,艾滋病恐惧症就是对艾滋病的恐惧及伴随恐惧产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症状。它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其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同时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疾病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高危行为历史以及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HIV相关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内心痛苦,反复求医。

那么这种恐艾的阴影如何而来的呢?由于艾滋病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疾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个人的道德和社会声誉绑架,因此全世界范围内均存在恐艾心理。

艾滋病恐惧症者大多有过高度危险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一方面,这些危险性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理智与欲望,道德与本能的斗争常使他们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因而更容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或了解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又对其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或把艾滋病可能存在的症状作为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如果已经有恐艾情绪,或者身边朋友正经历恐艾的困扰,该怎么去劝慰呢?

1.相信科学检测: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或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2.不要相信症状:很多朋友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3.尝试转移注意力: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多关心家里人,参加户外运动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4、寻求帮助:恐艾症患者如果对生活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时无法应对和调整的话,最好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免造成过分的心理伤害。

5、拒绝不准确、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信息;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学习,增强保护意识,远离高危行为。

最后跟着小编学习一个防艾顺口溜,希望对大家预防艾滋病有帮助:

学习工作不容易,

预防艾滋要牢记;

预防艾滋有良方,

出门不沾毒和娼;

预防艾滋不慌张,

安全套把病毒挡;

艾滋病毒再猖狂,

人人预防筑铜墙。

蚌埠疾控宣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