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从懵懂女孩到射击蔷薇
2018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胡军:从懵懂女孩到射击蔷薇

□ 张文书 记者 张治/文 杨硕/图
2009年胡军参加北京国际射联世界杯赛获得冠军
如今,拿起气枪的胡军依旧专业沉稳
安徽省第一个射击场:三里街射击场
 

开栏语 弄潮儿向涛头立,潮起方显英雄气。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空前的决心和勇气,在中国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上,大力推进深谋远虑、深化变革、深刻重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力度改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年,狂涛奔涌日日新。中国,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安徽,每天都在踏出前进脚步;生活,每天都在变换新的节奏。40年前,一批与改革开放同时代的新生命诞生,40年后,他们又在这片热土上各自演绎着怎样的人生?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倾力以赴、策划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生于1978”融媒体报道,通过图文、视频、H5等多种形式全面报道,愿借一斑以窥全豹,从与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身上,感受时代的呼吸与脉搏。

生于1978,但见你我,不负中华!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也是射击世界冠军胡军出生的年份,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时代成长的人,胡军的身上有着许多与其相似的印记。

谈成长:感谢改革开放

相较于80后的“拼”,90后的“新”,生于1978年的人也有一种独特的时代气质——敢!敢为人先的敢,敢闯敢拼的敢,同时也是敢于承担的敢。胡军的身上这种“敢”的特质尤为明显,她第一次崭露头角,为公众所熟知的时候是在1996年,那一年她获得了奥运射击选拔赛气手枪冠军、国际射击邀请赛标准手枪金牌。

胡军说:“感谢改革开放,因为它对体育事业的支持,给我们射击人更多的机遇,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改革开放的大潮滚滚向前,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极大满足,更表现在思想观念的进步。1991年,胡军在黄石体校第一次触摸到枪。“我们家没有一个是从事体育的,最初开始练射击时,周围的人都很反对,没有一个人支持。”谈起与射击的这段缘分,胡军感慨说道:“那时候大家看待体育觉得是一件没有出息的事情,只有学习成绩不好、五大三粗的人才会去从事体育运动的。”

事随时移,处境变换。自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推动,社会公众的思想大大开放,对竞技体育的看法也渐渐发生变化并逐渐认可。“在李运承教练,我的启蒙教练真诚的感召下,学校做我家人的思想工作,他们认可了练射击这件事。”胡军笑着说。

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跌跌撞撞,一路扪参历井,这些风吹雨打的经历也精彩了胡军的人生。与改革开放同生共长,让胡军从内心感受到祖国于无声处的默默支持。“第一次拿世界冠军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懂的,直到升国旗、奏国歌、我的教练许海峰来给我祝贺的时候,才有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为生为中国人而自豪。”对于当时才18岁的胡军而言,领奖时国歌响起,在那一刻唱着国歌的她才真正意识到肩上承担的责任,也意识到了改革开放赋予她的使命感。

谈过去:感恩欢笑并行

做一件事最难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如何去坚持。从夏热冬冷的棚子里到四面透风的土坯房再到如今安徽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的现代化靶场;从一名运动员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党代表,再到队伍的管理者,胡军一直用一颗感恩的心在坚持,坚持一名射击人的初心。

“改革开放初期,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夏天训练的印象就一直不断的流汗、眼镜起雾,冬天的记忆就是,冷风一吹鼻涕眼泪都止不住的流,就算这样,我们最心疼的还是枪,为它烤火;为它做保护套……”谈起往事,胡军脸上如秋风起波,乍然漾开笑意。“那种经历真是美好,虽然条件艰苦但心里充实。”直到现在,她每天不看到枪,不来到靶场,生活中就缺少了一些东西。

能够坚持的人都是内心强大的。“带着一切感受上场,并不理会它”这是胡军在赛场上应对压力与紧张的秘密武器。2009年射击世界杯中国站女子十米气手枪决赛,胡军第一发打出了全场最低的七点四环,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好在随后的几发中,她调整心态,稳定发挥,最后三发打出了一个十点五环,两个十点六环的好成绩,惊险夺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8年的射击生涯,给胡军身体上留下了太多伤病,但也将她打磨得足够纯粹、坚韧、强大。邓廷楠、李年金、许海峰、王义夫……这些改变了她生命轨迹的名字一直被她深深记挂在心里,也让她始终心怀感恩、欢笑前行。

谈现在:为安徽而自豪

生于1978,手握气枪经历改革开放,宠辱不惊因纯粹,于无声处听惊雷。现在,已经在安徽生活了20年的胡军,由运动员成长为一名队伍的管理者,更多的工作是围绕着对射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梯队建设、教练员、运动员培养的责任。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全国步枪射击锦标赛上,她所带的队伍包揽了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团体冠军和个人冠亚军,打破安徽步枪史上30年该项目无金牌的历史,用两金一银的成绩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这一成绩的取得要感谢祖国,感谢改革开放40年以来,日益提升的运动员的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感谢国家对于竞技体育投入的保障越来越多,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更加全面,对教练员的政策倾向越来越多,不但解决了优秀的运动员文化层次问题,而且增添了许多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机会。”胡军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受益让她深刻感受到,运动员不再是孤独的行者,而是变成了有国家、有集体支撑的一个职业。

烈日灼灼,寒冬凛凛,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运动员的不懈拼搏让中国竞技体育走出国门,让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安徽省射击运动管理中心为例,40年来共培养出以许海峰为标志,胡军为引领的世界冠军7人,全国冠军15人,硬件条件由够训练到国家中上游训练场地设施,并将射击项目推广到各中小学,这些巨大变化,胡军发自内心为射击光荣、为安徽自豪,为祖国而骄傲!

访谈面对面

1.第一次拿世界冠军是什么时候什么感受?

1996年,奥运射击选拔赛气手枪冠军。懵懵懂懂、热血沸腾,为祖国骄傲。

2.为什么会来安徽?

1999年11月,邓廷楠教练牵线,李年金教练真诚如父地感动我,让我来安徽。

3.职业生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001年,一次比赛后李年金教练告诉我:“丫头,选择了这条路,多次比赛证明你有潜力,不要放弃、不要怀疑,坚定地走下去,因为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事业。”就因为这句话确定了射击是自己要奋斗一生的事业。

4.在这改革开放40年里您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从运动员到管理者心态上的转变,从单纯的打好枪到为每个教练员、每个运动员负责任,始终考虑怎么让这个项目发展好、教练员保障好、运动员训练好。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