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守护 “一米线”安全距离
非常道
别让“土味” 养生法损害健康
专属广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无视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专属广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无视

□史洪举
 

近来,不少网友反映,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上,即使充值购买了VIP会员,还得看15秒左右的广告,只是名称显示为“专属推荐”。不少受访者表示,本来100多秒的片前广告就难以忍受,现在还要看VIP专属广告,视频网站实在是“吃相难看”。(8月18日中国新闻网)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视频网站向用户推荐会员服务时往往打着无广告、追新剧、看独播的噱头,以此吸引人们购买VIP会员服务。从这方面来讲,“VIP会员免广告”应该是视频网站对消费者的服务承诺。那么,其依然变着花样向VIP用户推送“专属推荐”广告就涉嫌欺诈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将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责任,并承担行政处罚责任。

据报道,一些视频网站考虑“很周到”,在相关协议中用小字描述“对VIP会员仍可能提供不同的广告服务”。为表示对用户“尊重”,还特意留置了手动关闭键。但细究起来,这一规避法律责任的措施并非无懈可击。要知道,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且用于减轻自身责任的格式条款往往属于无效。且在任何具有正常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人看来,无广告与可手动关闭广告有着不同的内涵,对消费者的影响自然不同。

可以说,很多网民之所以愿意花钱购买VIP会员,无非是想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如今,购买了VIP会员后,却依然不能完全屏蔽广告,显然有掉入圈套,被愚弄的感觉。固然,一些视频网站向VIP会员推送广告是基于盈利压力,而VIP会员无疑属于优质广告用户,向其推送“专属广告”获取不菲收益,转移营收压力。

但这并非视频网站漠视消费者权益的合理理由。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最讲究规则和诚信。如果商家在利益面前丢掉了基本的规则和诚信意识,以专属推荐之名变着花样从消费者那里榨取价值,一旦被识破,必然会遭遇信任危机,失去客户和市场份额。其要想向这一优质广告对象推送广告,也该尽到明确告知义务,并可适当降低VIP会员收费标准。这样方能让用户感受到尊重,而非总有一种被宰割、愚弄的感觉。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