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枝花”换道发展再焕光彩
2016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南一枝花”换道发展再焕光彩

▋张发平 文/图
马鞍山市委书记魏尧
马钢轮对畅销海外市场
马钢股份冷轧总厂生产现场
 

马钢动车组车轮通过CRCC认证,汽车板材和家电板材热销,非钢产业收入占四分之一,利润却超过三分之一;经开区发展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冲刺千亿元级园区俱乐部;郑蒲港抢抓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机遇,奋力打造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近日,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采访团从马鞍山市采访了解到,该市发挥自身优势,推进转型升级,一方面做深做优适销对路的钢铁主产品,一方面大力发展非钢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市之力建设郑蒲港新区,推动一江两岸、拥江发展,使得马鞍山这朵“江南一枝花”再焕光彩,娇艳夺目。    

汽车板材俏销,马钢非钢产业“露头角”

今年以来,马钢积极抢抓国家钢铁去产能的政策机遇,坚定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和国际化经营主攻方向,调整产品结构,降本增效,开始扭亏为盈,前10个月实现销售收入433.48亿元,利润7.35亿元。

“做深做优钢铁主打产品,同时发展非钢产业。”马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马钢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张晓峰向采访团介绍,公司扭亏为盈,客观上是市场发生变化,主观上得益于马钢生产经营结构的调整。主打产品马钢板材直供比例达到65.3%,其中汽车板材通过了长安乘用车、上汽通用、吉利汽车等主要厂家认证。可以说,在中国每三台电脑中、每五台空调中、每六件冰箱中就分别有一台使用马钢的家电板。此外,马钢动车组车轮首次完成载客运行,成功应用于我国标准动车组420公里高速交汇试验。

热轧、冷轧、退火、镀锌……在马钢股份冷轧总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吊装成卷的汽车家电板材。杨必祥副厂长说:“同一块汽车板材,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附加值,比如镀锌的和锌铁合一的板材,卖出去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别。” 多年来马钢板材不断创新,提升工艺水平,板材防腐蚀性很强,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脑和手机等领域,汽车板材主要供应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1到10月,该厂已生产汽车板材170万吨,年产可突破200万吨。

“多元化发展势头良好。”据张晓峰介绍,马钢集团公司现已形成“1+7”产业结构体系,非钢产业增量创效成绩斐然。1到10月份,集团16家非钢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2.29亿元,利润3.03亿元,分别占总收入26%和41.2%。

建设千亿园区,金字招牌聚集一批新产业

“我们的货车轮对出口到亚、欧、非、澳各大洲,11月份还发往印尼500套轮对。”在马鞍山经开区,马钢轨道交通装备公司综合部副部长谢磊向记者介绍,公司共有两条轮对/轮轴生产线,1#线年产能为25000套火车轮轴,2#线目前正在建设中。明年三四月份,公司有望生产出自己的轮对。

除了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外,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在该开发区已初见规模。开发区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引进茂迪太阳能电池项目,租用原天成纺织厂厂房,进行太阳能组件生产制造。继一期投产后,茂迪二期电池片项目也已于今年9月1日投产,年产值将不少于80亿元人民币。

“推进转型升级,建设千亿级园区,是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新目标。”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赵伦华说,我们有两块金字招牌,还有两个载体。两块金字招牌是:海峡两岸节能环保产业论坛和海峡两岸电子信息博览会。两个载体是:海峡两岸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通过我们的产业集聚政策和招商带动,台湾郭台强正葳科技产业园、康佳绿色科技产业园等262个项目成功签约并相继落户,今年海峡两岸电子信息博览会又促成了88个项目,总投资525亿元。年底,将有21条手机电路板生产线入驻。

抢机遇以港兴市,打造郑蒲港现代化新区

雄伟壮观的港码头矗立在深水港,在建的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现场机声隆隆,在马鞍山郑蒲港新区,记者看到,这里高楼林立,工厂集聚,产城一体,布局清晰,俨然是一个蓄势待发的现代化新区。

建设郑蒲港新区是省、市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明确新区发展定位是“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现代化新区。郑蒲港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晓东说,新区自2012年11月批复以来,五年投入320亿元,而政府仅投入了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70亿元。五年招商亿元项目82个,投产运营36个,开工建设27个。

吴晓东介绍,前不久,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落户郑蒲港新区。为此,新区抢抓这一机遇,提出二次创业目标,奋力打造港产城一体化的现代化新城区。新区依托南大研究院技术支撑的瑞声科技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明年10月投产,将引进5000台制造设备。同时,引进船代、货代、船舶租赁经纪和拖车等27家公司,开通“武汉-郑蒲港、郑蒲港-泉州-广州”干线航线。

在新区御香苑冷链保税物流基地,记者了解到,总投资3.3亿美元的这一产业园已经通过省级检疫验收,预计明年春节前后可以通过国家级检疫验收。届时,公司从新西兰、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就可以从郑蒲港靠岸,在该园区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冷藏,销往安徽省内外。

马鞍山市委书记魏尧:发挥优势做文章 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

11月29日下午,马鞍山市委书记魏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对于马鞍山来说,就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一个主题”,实施“两大战略”,打造“三个强市”,实现“一个目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全力推动马鞍山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

魏尧说, “一个主题”就是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工作主题;“两大战略”,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开放带动战略;“三个强市”就是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宜居宜业的生态强市;“一个目标”就是全省争三强、人均居前列,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魏尧强调,要实现“三个强市”目标,必须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推进创新发展,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去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43%,功效排名居全省第1, 连续8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下一步,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落实“全创改”重大创新部署。

推进转型发展。目前,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新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轨道交通、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入选省战新基地。全市上下将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行动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支持马钢实施去产能计划,目前退出炼铁产能62万吨,退出炼钢产能77万吨,推进市与马钢融合发展,支持华菱星马等重点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进企业技改和兼并重组,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着力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谋划开展文明创建整治提升行动。

推进开放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快建立“公铁水”联运的集疏运体系,积极推进综保区建设,发挥综合保税区、口岸扩大开放、指定口岸三个开放型经济平台作用,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建设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努力把郑蒲港新区打造成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