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期盼加入监管 专家呼吁政府提前监督
日本 “软硬兼施” 鼓励研发更安全电梯
美国 立法明确责任 事故赔偿惊人
下一篇4 2016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星报记者探访省城小区电梯,安全问题真不少》追踪报道确保电梯安全各方有话说:
业委会期盼加入监管 专家呼吁政府提前监督
《星报记者探访省城小区电梯,安全问题真不少》追踪报道 确保电梯安全各方有话说:
 

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坏了修,修了坏,该如何破解难题?作为居民的代言人,业主委员会怎么看待电梯安全问题?电梯事故多发是否正常,其他国家或城市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请看市场星报、掌中安徽记者的追踪报道。         ▋星级记者 刘海泉

业主委员会说 很多电梯维护不到位 业主应有权监管

省城森林海小区电梯2011年投入使用,几年来,电梯故障频发。对此,业主委员会主任张薇也是感受颇深。

“业主反映也比较多,很难彻底解决。我认为问题主要是因为维保不及时,部分业主不爱惜。”张薇呼吁,要想电梯安全,首先得找家靠谱的电梯维保单位,其次要加大宣传、惩处力度,对于故意损坏电梯的行为,罚款或者报警处理。

而融科九重锦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丁伟则认为,电梯总是不安全,主要是维护不到位,“电梯里连年检标志都没有,厢顶的卫生也不搞,排风系统不清理,电梯出现了故障,也不及时排除。这样怎么能保障安全?”

他建议,选择维保单位最好是电梯原厂家,更有保障。此外,政府部门、物业要主动与业委会进行交流沟通,关于电梯维保单位选择以及日常维护,业委会要加入到监管行列中去。

维修人员说

野蛮使用电梯,

易给电梯带来伤害

姜师傅专门负责滨湖惠园小区电梯维修,在他眼里,电梯故障频发与使用、保养不当有关。

“在电梯门马上要关的时候,很多人用手、脚强制阻止电梯关闭;有人多次粗暴按下电梯楼层键;有人把生活垃圾扔到电梯,导致电梯门被卡住了;消防管道被人打开放水,水流进了电梯轿厢。”姜师傅认为,很多看似漫不经心的行为,其实给电梯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梯寿命。

与姜师傅观点一致的,还有物业管理公司。

“电梯里检验标志、安全须知什么的,贴上就撕,每个星期都要打印一次,还有的业主把电动车推进电梯。”滨湖惠园小区物业前台工作人员认为,小区部分居民素质差,屡次劝说也不奏效,导致电梯损坏频繁,修了又坏,坏了又修,反反复复。

专家说

政府监督

应提前到楼盘交付前

凌德庆是安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区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社区问题研究员,同时他也是合肥业主论坛创始人。

凌德庆认为,要想破解电梯安全难题,政府部门首先要高度重视。“因为电梯在安装建设阶段,一般楼盘都没有交付使用,购房业主无法到位监督。相关部门的监督在这个阶段尤其重要,对电梯采购质量招标、安装工程监理、工程完工验收等过程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按照有关法规,房屋交付50%以后,即可成立业主大会选出业委会,电梯安全毫无疑问是其工作之一,所以大家还是要重视业主组织建设,起码可以监督物业日常合理的电梯维保”。凌德庆提醒,业主购房时要多长一个心眼,在购房合同里最好注明电梯的品牌、规格和质量要求,切不可因一时疏忽带来后期安全隐患。

律师说

可试点建立

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制度

安徽皖都律师事务所程东林律师认为,不久前,浙江宁波市试点建立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制度,对于解决电梯安全难题是个很好的尝试。

“现实情况是,很多住宅小区电梯根本没有办保险,出了事只能靠电梯厂商和维保单位解决,而维保公司数量多,报价相差很大,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往往花了钱,服务质量却不高。即使少部分住宅小区电梯买了保险,也只是投保财产责任险,而不是电梯专项险种,赔偿额度很低。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宁波,合肥也是如此。”程律师介绍说,实行电梯安全综合保险试点后,保险公司也不再是出了事才来赔付的被动角色,而是作为电梯安全风险的管理方、监控方和保障方。他认为,合肥市也可以借鉴宁波的做法,为电梯再加上一把“安全锁”。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