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萝卜招聘” 就怪处罚太轻
微信致癌谣言是假关心真伤害
“取消医生加号” 不宜“一刀切”
非常道
“李闯王”落马 是一出黑色幽默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取消医生加号” 不宜“一刀切”

□木须虫
 

国家卫生计生委3日发布《集中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条”,知名专家则有可能不对外挂号。这一政策在广州各医院医生群体中引发热议。(5月5日《南方都市报》)

医生个人手工加号,会不会被“号贩子”利用,或许有这种可能性。然而,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是,首先取消了医生加号,堵塞不了“号贩子”可钻的漏洞。其次,号贩子丛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专家资源提供优质服务的短缺,而“取消加号”,即便看上去是不给“号贩子”机会,实际上等于不给患者机会。

同时,对于医院和医生而言,“取消加号”等于否认了诊疗活动根据实际自主看病的合理性,病人多了不加班,号叫到了干闲着,这并不是正常医疗秩序所应有的含义。此外,“取消加号”或许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防止“加号”与“号贩子”间利益关联。倘若如此,无异于“有罪推定”,容易把医生很善良的行为抹杀掉,消解医生的积极性。

可见,取消医生个人手工加号,简单“一刀切”,等于给医疗实务“做减法”,像“因噎废食”一样,并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这样的治理是典型的懒政思维。“号贩子”固然可恨,在医疗资源不均衡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整治确有必要。但是,对于“号贩子”不能总盯着外在现象,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多在内在机制上想点办法,解决内在的矛盾,治标的同时多一点治本的考量。

医生加号既要承认其合理性,也要进行为效管理。对于加号可能发生的“炒号”,应该加以规范、加强监督,比如设计详细规则,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人可以加号,并进行抽查与管理,趋利避害。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