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美女学霸” 引美国顶尖高校“哄抢”
13岁少年“策马扬鞭”成我省最年轻专业马术队员
3上一篇 2016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3岁少年“策马扬鞭”成我省最年轻专业马术队员

□ 蔡竹平 刘亚萍 星级记者 俞宝强 文/图
 

10岁爱上马儿,12岁那年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马术比赛,成为省内年龄最小的专业马术运动员。合肥五十中的王一凡,从小与马儿结缘,当过小马夫,也被马儿摔昏迷过。如今的他能骑马飞跃一米二高的障碍,而他的梦想则是成为一流的骑手,冲进奥运赛场,向全世界证明,马术运动并不是西方国家专属的运动,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得很好。

10岁开始学骑马,不摸马心里不舒服

在合肥非遗园的马场上,13岁的王一凡身着蓝色骑马服,戴头盔,腿部有护膝。双手拽住马缰,脚踩马镫,一个跨步跃上一匹棕色大马上。“上马就像上自行车一样,要把握好平衡。”王一凡说,“但也会遇到好动的马儿,上马就非常吃力。”

马背上的王一凡风度翩翩,轻松调整好坐姿,两腿夹住马腹,一用力,马儿便开始奔走起来,普通人以为坐在马上很轻松,但王一凡却知道有多累。“全身绷紧,两腿夹住马腹要用力,还要随马儿的颠簸调整好坐姿。”马术是一个累活,每次骑一个小时左右,下来后感觉双腿酸痛甚至瘫软。

10岁开始学习马术,每周去马场一天,风雨无阻,“一周不摸马心里不舒服。”提到自己为啥爱上马术,王一凡觉得是兴趣使然。2012年,和爸妈去黄河边上玩,遇到马场。“第一次被马场的训练师傅抱上马背,觉得特别好玩,骑了将近一个小时,不想下来。”回合肥后,小一凡对骑马这件事依然念念不忘,只要到了周末,就央求着爸爸王南带他去骑马,当时父子俩找遍整个合肥及周边区域,不是马匹不适合小孩骑乘,就是路途太远。

随后安徽本地的马术运动开始兴起,尤其是以马术训练为主的马场、俱乐部陆续出现,让王一凡终于如愿跨进马术运动的大门。 每周刻苦训练,王一凡进步很快,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学会了“脱镫”,即不要踩马镫就能奔跑。

从小马夫做起,如今能跨越1米2的高度

2014年11月,12岁的王一凡参加了马术生涯的第一次比赛——浙江九龙山马术邀请赛,意外的是,正当跨越第一个障碍时,马匹却发生了惧跳。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出现惧跳、摔倒这样的重大失误,这让王一凡非常沮丧。

那次失误,让王一凡心有余悸,为了培养和马儿的感情,他开始当起了马夫,每周去马场清理马厩中的粪便,给马儿喂草料,给马儿洗澡,抠掉马镫上的垃圾。“马儿们后来都喜欢上我了,我一进马厩,它们都伸长脖子朝我看。”王一凡笑着说。

慢慢的,王一凡对马术的热情再次被点燃,短暂的恢复训练后,在教练的指导下,他开始针对跨越障碍时,操控马匹存在的动作不连贯、幅度过大等问题,进行强化训练。跨栏的高度,也逐步从90厘米增加到105、120厘米,每一次的跨越,都有着极高的危险系数。而奥运赛场上的高手,跨越的标准高度为150厘米到160厘米。“我现在最高能跨越125厘米。”王一凡说。

想冲击国际赛事,为祖国争光

一个骑手,也需要一匹很好的坐骑。在马场里,王一凡的爱将是两匹性格迥异的马。他给它俩分别起了一个名字叫“巴顿”和“凯瑞”。巴顿生性懒散,不易驱遣,而跳跃障碍的时候,它则能快速飞跃。凯瑞则性格温和,坐在马背上很舒适。两匹马跟随着一凡东征西战,在国内比赛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目前欧洲马术比赛水平较高,去年他还在教练的带领下,去德国参加了马术特训。2015年以来,王一凡不仅先后获得中国马术协会通级赛冠军、第一届青少年海峡杯邀请赛亚军、全国青少年马术精英赛场地障碍赛亚军等诸多奖牌,还正式成为国家中二级马术运动员,而在省内获得这项资格的人不超过十人。

“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世界上一流的骑手,冲击奥运赛场,向全世界证明,马术运动并不是西方国家专属的运动,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得很好,虽然说现在离这个梦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去刻苦训练,努力实现这个梦想。”王一凡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