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发展 抓落实 求突破
2015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谋发展 抓落实 求突破
安徽省“十二五”青少年体育发展成就盘点
张敏敏 记者 江锐
2015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安徽分会场邓琳琳、蔡维燕与运动员互动
全省体教结合工作会议
省十三运会开幕式
第七届中韩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运动员在赛后亲密地拥抱
 

“今年10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体教结合工作会议,这是10年后再次召开全省最高规格研究部署体教结合工作的会议。”省体育局副局长王大军告诉记者,“十二五”以来,我省大力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紧抓“两大工程”(青少年体质强健工程、青少年体育塔基工程),构建“两大体系”(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努力构建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

2014年10月,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安庆市举办。本届省运会是迄今为止我省举办的项目设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赛区分布最广、赛期跨度最长、赛风赛纪最好、反兴奋剂工作最严的一届省运会,累计参赛规模达13000余人,整个赛期长达半年,赛风赛纪良好,充分发挥了省运会的综合效益和多元社会功能,达到了场馆设施一流、竞赛组织一流、运动成绩一流、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一流、服务保障一流、安全稳定一流的办赛目标。

转变职能,提高效能

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副处长蔡维燕介绍,全面深化“体教结合”工作,积极争取教育部门支持,努力建设和开展青少年体育“组织、活动、场地”,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2015年10月9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副省长谢广祥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会议是省政府2005年召开全省体教结合工作会议以来,再次召开全省最高规格研究部署体教结合工作的会议。

五年来,各级青少年体育组织数量稳步增长,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建设逐步加强。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74所、全国青少年体育户外活动营地6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89所、省体育专项特色学校48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97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国家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4个,安徽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个、安徽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2所,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青少年体育活动创新形式和内容,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连续5年在舒城县万佛湖举办全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连续5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此外,每年还组队参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等全国青少年体育活动。

2015年2月,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团省委成立了安徽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为校园足球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提供了有力保障。2015年9月,我省共有425所学校(小学191所,初中147所,高中87所)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合肥市包河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省体育局起草了《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草案)》。2015年7月,省体育局联合省政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开展《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前期立法调研。12月,省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会同体育部门对芜湖、宣城两市进行《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立法调研。

与省教育厅制定出台了《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建立了在政府主导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多家联动、学校支持、社区配合、居民受益”的基本模式。经过省市两级的共同努力,目前全省16个市都能够采取措施,努力推动场馆开放工作。

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蔡维燕介绍,五年来,以各级各类体校为重点,促进全省青少年体校建设,加强各级各类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开展全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员注册,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平台。继续加强全省基层教练员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3号文件,理顺公办体校管理体制,落实“四个纳入”要求,2011年底,我省正式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1〕73号),全省16个市均出台了市级实施意见,制定了配套政策和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围绕增强比赛人才效应和杠杆作用,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比赛改革,提升比赛社会效应,扩大比赛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每年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四十余项青少年比赛,有效推进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办赛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组织、省级单项协会承办省级比赛,在2015年的比赛中,篮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手球比赛是由相关单项协会或企业承办;推动参赛主体多元化,游泳、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击剑、棋类等项目的比赛,允许学校、俱乐部、各级单项协会组队参赛;调整竞赛经费使用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拨付竞赛组织经费,提高竞赛经费使用效率。

本着以考促学、规范运作、循序渐进的原则,自2012年起,在全省年度青少年体育比赛中开展了赛前运动员文化测试工作,并逐年扩大测试范围,加大工作力度。2015年将运动员文化测试成绩与参赛资格挂钩,对文化成绩不达标的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淘汰,取消该运动员本年度全省青少年体育比赛参赛资格。

“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全省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科研人员、裁判员队伍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分级分类培训制度,按不同培训对象分类制定培训内容、授课办法和考核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了八期体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了1000余名学员;举办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校长、管理人员、指导员培训班,共20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全省足球教师培训班,有60名足球教师参加培训;举办全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培训班,有76名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举办全省青少年训练教练员体能训练培训班,有240名教练员参加培训。

突出重点,精心谋划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不能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王大军介绍,生活水平提高了,青少年身体素质在下降;运动场地、师资力量都严重缺失;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经费投入不够;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不平衡,没有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力量创办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积极性等。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省体育局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涵盖了青少年管理者、青少年体育专家、体育理论研究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与相关单位沟通联系,多次召开规划编制协调会、座谈会,研究确定青少年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规划项目等内容。目前,《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近期将下发给各市体育行政部门征求意见。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