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
习近平主席昨日启程访美
下一篇4 201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强调
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

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与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资料图片)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就中美关系、两国在亚太及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两国人民交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经济形势、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反腐败等回答了提问。

中方欢迎美国参与亚投行

在回答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全球治理结构等问题的提问时,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一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合作。因此,我们应该为国际发展事业作出贡献,很多发展中国家朋友对中国提出了这方面的强烈愿望。建立亚投行,主要是为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及亚洲各国在深化合作方面的愿望。据世行、亚开行测算,2010年到2020年,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达8000亿美元。亚投行可以为这种需求多提供一种资金投入选择,因而受到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欢迎。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将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除了域内国家,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也都加入了亚投行。中方欢迎美国参与亚投行,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这个态度。

我不认为世界上哪个国家可以使全球治理结构向自己倾斜,也不认为这样做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全球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应该由各国共同来决定。联合国马上就要举行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一道,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结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习近平强调,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2013年夏天,我同奥巴马总统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作出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抉择,其核心内容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两年多来,围绕这一共识,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水平不断提升,双方就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及全球性挑战保持着密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事实证明,中美两国利益已日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国关系发展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力促进了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在回答关于中国经济状况等问题的提问时,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居世界前列。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在世界总体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这是来之不易的。根据我们设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就可以做到。

股市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言之,就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股市涨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长期稳定发展,防止发生大面积恐慌。前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前期上涨过高过快以及国际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引起的。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一次系统性风险。境外成熟市场也采取过类似做法。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反腐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

在回答关于中国开展反腐败斗争等问题的提问时,习近平指出,反腐败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民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党内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腐败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顽症。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我们必须顺应民心。所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依法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包括查处了曾经身居很高职位的一些人,赢得了中国人民支持和赞扬。

关于反腐败制度建设,我有两句话,一句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句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我们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真正把权力关进其中。关于官员财产公开,我们在2010年就通过有关规定,将领导干部收入等涉及财产性内容列入个人报告事项,每年定期抽查核实,现在核实的比例不断提高,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对不如实报告的人,我们有硬性的处理措施。

我说过,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将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败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惩治腐败,打击权力寻租,可以推动建设廉洁政府,推动清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促进规则公平,创造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

背景资料 中美关系三个指导性文件

应奥巴马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历史背景下,重温中美关系三个指导性文件,意义深远。

【上海公报】

1972年2月28日,中美正式发表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联合公报是美国总统尼克松2月21日至28日访问中国期间,同中国领导人多次会谈后,于27日在上海达成协议后形成的,故又称“上海公报”。

公报中,双方回顾了经历着重大变化和巨大动荡的国际形势,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并确定了共同的基本原则。中美两国一致认为,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中美建交公报】

1978年7月,中美两国代表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台湾问题是谈判的关键。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中美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决定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八·一七公报】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合公报,即“八·一七公报”。双方重申了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所确立的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中国的立场是:美向台出售武器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中国坚决反对;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同意美国在切实尊重中国主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直至最后终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方面作出三点承诺:美向台出售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不超过美中建交后近几年的水平;美国准备逐步减少对台的武器出售;经过一段时间使这个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