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饶古道的九月行走
2015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徽饶古道的九月行走

□ 张亚琴 文/图
果岭古道
“石门胜概”石碑
 

远处的山峦,莽莽苍苍。

一条青石板路,蜿蜒着,隐现于村庄与庄稼地间。

九月的行走,始于徽饶古道的樟源里。“徽饶古道”即属旧时的“商道”。它是古徽州和古饶州的通道和桥梁,是古吴国和古楚国的分水岭,饶州的瓷和徽州的茶与墨由它开始流向四面八方。

由安徽、江西两省省委宣传部开展的皖赣主流媒体“探访皖赣古驿道”全媒体采访团,在四天的时间,沿途的风景里,古道两边俨然有残垣断壁、废墟遗迹,只因它是从唐末起,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脚下。

古时,山川阻隔,江流纵横,远行商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有时候,古道更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的主动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无不如此。想来,古徽州的腹地,自然不缺少古拙雄浑的文化意蕴,它的时空融入地域与国家的历史,围绕这条静悄悄的徽饶古道,如一条被岁月尘雾迷蒙的飘带,跳跃着灵动的音符。

在休宁的徽饶古道(右龙段)上,千年的香榧树依然郁郁葱葱,右龙村村民们散坐于树下,闲闲地说话。

问起他们的先人,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尽管山是远行的阻碍,但在群山萦绕之中,古徽州人还是有颗不安分的心。朴实的山人,开始思量着走出大山,于是便三五成群,怀揣着盘缠与干粮,从村落出发,沿着大小山脉,在高山与深沟间起伏穿梭,路遇危崖高耸,深流湍急,时不时,再来场风霜雨雪交加,辗转出一条通向外面广阔天地的山道,靠一副肉肩和一双赤脚,背驮着文房四宝和茶叶等山珍,穿山过涧,带回来大米和盐。

右龙村的祖辈们,当然是誉满天下的徽商一员。徽州古道,也因为徽商,多且长。在古代,古道驮载着一代代数千名徽商,走向全国各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们,用脚步丈量出世界,世界也因他们用生命走出的路彰显广度,徽商的群体也因世界而增加其文化的厚度。

古道上的徐缓前进,可以目睹千百年来徽赣两省人民生活的原始面貌,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古道文化留给我们的精神孑遗。在这条古道上,流下了我们先人不少的汗水、希望和梦想。同时,先人们也把一些历史、地理、人文和人情世故、民间习俗毫无保留地讲述留传下来,让每双站在古道上的脚,了解了世界的广阔与辽远,学会人生应该有眺望远方的向往与梦想。

徽饶古道两侧,在安徽境内皆是传统皖南风格建筑,白墙灰瓦的两三层小楼,紧凑而质朴。而到了江西,古建筑既有徽派的影响,也少不了赣文化的因素。

浮梁是安徽进入江西的第一站。沿徽饶古道(浮梁段)走,是下山的步伐。起初还是较为轻松地行走,但是十分钟后,陡峭、湿滑的台阶开始给我们一个暗藏的“下马威”。眼望过去,一路石阶,不知何处是终点,只听得耳边溪流不断,水声不绝。

那天早上,山间略有雾气氤氲,周边的山峰隐约其中,不见其峰。不知转过几道弯,腿脚开始发软时,终峰回路转,看见远处的红军桥,心中暗喜到达目的地。下得山来,回想下山的艰难,觉得徽商的不易和坚韧。

古道,在历史上曾为徽商创造出经济奇迹,在现今,依然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现今的皖和赣,“古道旅游”概念的引入,正呈日渐火热之势。比如这次的徽饶古道,它所在的各个地方,都在以每地的各个景区穿成线,以点带面,形成以古道为主脉络的旅游圈。同时,还依托古道,对现有的景点继续进行合理开发,为安徽和江西各地的旅游找到新的驱动点。

而古道的自然风光之旅、休闲之旅、文化之旅,也开始了体验的初起。

徽饶古道,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风景,有哪些深厚潜藏的文化底蕴,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我们一一为你展现。

A 樟源水口:东水西流的村落门户

休宁县鹤城乡樟源村,旧称鄣源,又名石门。传说为宋末方腊起义失败后,其亲属躲避朝廷追杀而避乱于此繁衍生活,但无资料记载。

在徽州,水口堪称村落的门户,在宗族建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水口越“紧”,象征越能聚财。鄣源水口在当地首屈一指,有水口石门上的石碑“石门胜概”为证。鄣源水口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东水西流,中国溪流多为西水东流、北水南流。鄣源村溪流从石缝下渗流而出,可居家物什就连一个饭勺也别想顺水流出。

可好水口被一个奸商所破坏。相传一个在扬州营商的外乡人忌妒鄣源商人红火的生意,于是扮成货郎到鄣源查看风水,发现鄣源水口之“紧”聚财不外流实属难得,于是歹念顿生,欺骗鄣源村里的一些妇人,说她们的男人在外沾花惹草,不思营商。破解的办法是把水口石崖砸掉,村妇们半信半疑照办了,没想到被砸掉的石崖很快又合拢起来。“货郎”又生一计,他让村妇们找来一条黑狗,把黑狗杀了,狗血淋在刚砸开的石崖上。第二天,被砸开的石崖再也没有合拢,没过多久,村中在外做官的男人纷纷被贬职返乡;营商的破产倒闭,也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B 果岭古道:为大户人家女儿出嫁所建

果岭的石板路是什么时候砌的现在已无法考证。

据说鄣源以前有一户大户人家,生有一女,长得奇丑无比,人们都称她鳖精孺人。女儿大了嫁给坑口的一户人家,出嫁那会儿,新娘死活不上花轿,问她为何,新娘说自己长得丑,不敢走大路,怕一路上人们看热闹讥笑她。

父母没办法只好出资请人修了一条小路把女儿嫁了过去,这条小路也就在现在的果岭。

果岭岭头有一个凉亭,在徽州大地随处可见的这种凉亭多为方便路人休憩而建。

1964年重新修葺时,在亭子的横梁上依稀可见“石门鄣源 方树德堂”几个字。到了岭头,往东下岭直达坑口,往南可到小连坑,往北可达山后。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就经常倚仗这里四通八达的交通开展对敌斗争。

C 方氏宗祠:旗杆礅的阴差阳错

方氏宗祠处于鄣源村中心位置,坐北朝南,正门仅供祭祖等宗族大事才打开。祠堂分上、下厅,上厅正中横梁上悬挂着一横匾:树德堂。

在古徽州,大姓名族的祠堂前往往摆放着几对旗杆礅,在祭祖等大型宗族活动时为插旗所用,旗杆礅越多,场面越壮观,从旗杆礅的数量可以看出该族中是否出过大人物。而树德堂前摆着四对旗杆礅,只是其中的一对与另外三对不管是材质还是大小和精美程度上都相去甚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还得从流传至今的一个“旗杆礅”的故事说起。鄣源古村不大,但出过12位进士。其中,原籍4位,寄籍安徽定远8位,包含2位翰林。相传,有一寄籍扬州的鄣源人被皇上钦点为“翰林”,他派人将御赐的牌匾先行送到老家祠堂,随后打造一对旗杆石逆水率河而上,打算摆放在老家祠堂前光宗耀祖。族长公把扬州送来的“钦点翰林”牌匾接下后,悬挂在“树德堂”的门厅之上,一直成为宗族的骄傲和后人的励志楷模。不知是送石的人误将下游三里之隔的严田村里的“汪”姓听做“方”姓,兀自回去了,还是该村冒名接石,反正随后送来的旗杆礅却被严田村接去摆在汪氏祠堂前,鄣源人听说后几次索要未果,于是另请石匠用当地的青石打造了一对,只是大小和精美程度上已不如原有的三对。后来,族中的年轻人在一天深夜潜入严田村用牛粪将那两个本该属于鄣源的旗杆礅糊住,不让其耀祖光宗。从此,两村就结下了冤家,老死不相往来。从那以后一直到今天,几百年来,相隔两三里的两个村竟找不出一对亲家。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