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刻
2015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名刻

 

官刻、私刻、坊刻,书籍刻印,在古代是分为这三种,源自于叶德辉的《书林清话》。

从字面上理解,官刻包括中央与地方官府刻书,私刻一般指官员、士人、乡绅等个人刻书以及寺院、道观、家族祠堂等刻书,坊刻指书铺商人刻书。三者之中,除坊刻以赢利为目的以外,其他两者都不以赢利为目的,或者只求保本微利。

在安徽流通的私刻,历书(日历)在公元835年以前,而诗文集则在公元825年之前。

从年份中可以得出结论,安徽的出版业至少在古代时是紧跟潮流的。

尤其是北宋时期,在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梅尧臣、欧阳修、晏殊、苏辙、王安石等人长期生活和为官的安徽地区,公私刻书盛行,图书市场繁荣。

而徽州府跃居于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迅速形成中国古代出版史上独占鳌头的徽派时代,是在明朝时期。

有几个数据很能说明情况:清代的安徽地区,是文字狱的多发地区和禁书活动干得最卖力的地区。安徽地方官曾向清廷呈报18次,共奏缴禁书400种,其中皖人著述就有190种。尤其是闵鹗元在安徽巡抚任上短短的5年时间内就专折上奏8次,提出禁书240种。

可以看出,入清以后,徽州府的刻书业仍居全国的领先地位。

安徽有哪些著名的官刻和家刻,本期策划为您解答。

紫阳书院:朱熹父亲修业的书院型官刻机构

徽州州学,又名新安郡斋,后为紫阳书院取代,目前已知刻书18种,连同重版计有20起,总卷数为793卷。

说起徽州州学,不得不说到朱熹的父亲和它的渊源。朱氏的始祖朱师古因逃避黄巢战乱,举家从苏州洗马桥迁徒徽州篁墩(这时已更名为黄墩)。师古的儿子朱奉其时的刺史陶雅之命,带领三千戎马驻守婺源,因守土有功,子孙便在婺源安了家,朱也被尊称为“茶院府君”。

到了朱师古的第九世孙,也就是朱熹的父亲朱松这一代,朱松被派到福建为官,举家迁往。朱熹也生在福建。但朱松年青时曾经在紫阳书院修业,来闽后,一向忖量着家园,并刻有“紫阳书院朱某”的印章一枚。

朱熹每去歙县,常游于紫阳山,因有紫阳夫子之号。在南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在今歙县城南门外,建紫阳书院以取代州学,分别延徽州州学、新安郡斋、紫阳书院刻书,成为南宋著名的官刻机构,也是各地以紫阳命名中的最大书院和最大的书院型刻书机构。

著名的刻版要数淳祐十二年州守魏克愚刻其父魏鹤山先生经学著作10种327卷、咸淳六年刻宋·罗愿撰《尔雅翼》32卷。

秋浦郡斋:中国最好的《昭明文选》刻本

池州州学,又名池阳郡斋、池阳郡学、秋浦郡斋。最著名的出版物之一是《文选李善注》60卷、《考异》1卷。

《文选》是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选编的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昭明太子5岁遍读五经,爱好文学。收罗古今图书3万卷,藏于东宫。又根据东宫藏书,择其古今诗文之精华,编成《文选》30卷。唐代知名学者李善所注《文选》,在于博引经史、考其典实,且释事详备,是公认的萧统《文选》的最佳注本。宋代科试诗赋,《文选》备受士人重视。

而池阳郡斋刻本是现存最完整的李善注本,也是《文选》版刻史上具有相当重要价值的版本。此本写刻端秀、版式疏朗,在传世李善注《文选》诸刻本中,是最佳之本。也是各种李善注版本的祖本。

根据版心所题,参与此本刊刻的刻工有曹仲、吴志等三十八位刻工,说明淳熙年间池州地区的雕版印刷业已经初具规模。

它原先为杨氏宝选楼藏书,先后经明王延喆、民国陈澄中等名家递藏。建国初期,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从寓居香港的陈清华手中购回,入藏国家图书馆。

广德军学:从京都借来顶级刻字工

广德军学,又名广德郡斋、桐川郡斋,最著名的刻本为3种版本的《史记》。淳熙四年(1177),浙江龙游人刘章之子刘之衡由御史台检法官出守广德军,刘之衡鼓励广德军学进行刻书(一类是“军学”,另一类是“公使库”),任期满后离开广德军,临时代管军政的是广汉人张栻。张栻“中兴名相”张浚之子,为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张栻理学上承二程,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

张栻在广德军短暂的任职期间,想把《太极图说》刻成精本。广德军的刻字工都令张栻不甚满意,便想到京都临安借名优秀的刻字工来用用。张栻向临安荣六郎刻书铺子老板女婿马钟借刻字工,马钟正好将闲置在作坊中的最牛刻字工蒋辉介绍给了张栻。张栻要的是顶精刻字工,张栻便试了蒋辉的手艺活,一试之下大喜,便把蒋辉带到了广德军府地桃州镇。

旌德王祯:世界上第一部有确切记载年代的木活字版印书

元代的官刻中,著名的还有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旌德县王祯用木活字排印自纂《[大德]旌德县志》6万余言,在1个月内“百部齐成”,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确切记载年代的木活字版印书。

王祯是山东东平人,精通农学、机械与印刷术。他曾在安徽旌德任县尹。在此期间,他提倡种植桑、棉,亲自参加工具改革的实践。并在前人经验基础之上,撰写了农学名著《农书》。因为字数较多,遂命工匠按他所创意,制作木活字三万多个,准备用活字排印。首先于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用这份活字印刷了他所编纂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制了一百部。

遗憾的是,这部古代有明确记载的木活字印本,早已失传了。《农书》是否用木活字排印,既不见记载,也没见传本。王祯把这次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的方式方法,写了详细的总结,题为“造活字印书法”,于《农书》雕版印本的后面公布了。

王桢木活字的发明与应用,在印刷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此以外,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这是对印刷术的另一重大贡献;首创活字数码检字法,为世界数码检字方法之首例,可视为开近代出现的汉字“电报码”与现代发明的计算机“区位码”等汉字录入法之先河。用这种方法进行汉字检索,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开按声韵检字时出现多个同音字的“重码”现象,而且提高了检字的速度与准确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