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收费非得总理“喊话”?
“证霸”找不到工作 需自我反省
微声音
预感被查,就快去自首吧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证霸”找不到工作 需自我反省

□张立美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孙梦涛是一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5月10日《北京晚报》)

一名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狂揽65个证书,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学霸”、“证霸”。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准大学毕业生,投出去了50多份简历,却得不到一个面试的机会和回音,找不到工作。“证霸”的这个经历,从表面上看,如他所言,主要是“证霸”的母校含金量太低,既不是985院校,又不是211院校,连一本都不是,才让他没能得到面试的机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当今社会里,一些单位在招录员工时,不是看个人的能力,而是看学历,看重毕业院校的出身,985、211院校毕业生优先给面试机会、优先录取,非985、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可能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但是,这显然是他的个人偏见和狡辩。道理很简单,跟他一样出身普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很多人拥有的证书没他多,乃至广大专科生都找到了工作,这足以说明学历与能力之间并不是矛盾体。实际上通过比较“证霸”之前的经历和现在的求职来看,“证霸”本人应该多自我反省,而不是一味地埋怨社会看重学历而不重视能力。

“证霸”找不到工作本身就是伪命题,所谓的“证霸”找不到工作,是指“证霸”找不到他本人满意的工作,找不到一份让他称心的工作。而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能力多么强的人,也不管毕业于哪所著名高校,能够找到自己称心工作的人很少很少,绝大多数人找到的工作或者自己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称心的工作。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只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称心的工作,就埋怨这是社会重视学历而不是能力造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和自负。对于这样一位过于自负的大学毕业生,哪家单位敢录用?

在笔者看来,“证霸”与其埋怨找不到工作,抱怨别人不给他面试机会,不如务实一点,降低对岗位的要求,脚踏实地地找工作,先就业再择业。如果个人能力真的很强的话,很快就可以表现出来。俗话说得好,“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根本不怕没人赏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