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四点半课堂”为何叫好不叫座?
2015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曾经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
社区“四点半课堂”为何叫好不叫座?
原因错综复杂:师资力量匮乏;社区怕担责任 ;家长担心安全
本报记者
 

自2010年以来,“四点半课堂”在合肥各社区几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不用出社区,就有人义务帮忙看管孩子,辅导作业,甚至还能学点剪纸、乐器、泥塑等技能,这让长久以来备受“接娃难”困扰的双职工家长看到了希望。

5年后,记者探访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社区“四点半课堂”,现在却门可罗雀;曾经志愿者排队上岗,现在甚至找不到一个看管老师……“四点半课堂”为何后继乏力,叫好不叫座?社区志愿服务又如何能运行长久呢?

1 害怕孩子出事,社区承办不积极

4月21日下午4点多,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的曙宏小学,孩子们早已放学,而位于曙宏新村物业大楼的“四点半课堂”却大门紧闭。有工作人员介绍,“四点半课堂”已经倒闭。

据悉,这里的“四点半课堂”——“快乐学堂”,成立初衷是为了帮助双职工家长,解决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运行不到半年,就因社工与志愿者的撤出而关闭。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社区也不太乐意接受此类项目,主要是担心,万一孩子在社区出了事,责任谁来承担?

2 志愿者流动性大,师资力量匮乏

“缺少老师,”这几乎成为困扰所有社区“四点半课堂”的一个难题。下午三点多,合肥市骆岗街道包河花园社区工作人员打开了“四点半课堂”的大门。“今天志愿者老师有事,要晚一点才到,”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从最初的五六名志愿者轮流上岗到如今仅剩一名长期坚持在岗的志愿者,包河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帮忙开门,照看小孩。“毕竟志愿者是免费的义务劳动,况且都还是在校学生,面临毕业,总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不能苛求,”社区工作人员如是说。

志愿者流失,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了孩子们在这里完成作业接受辅导的“心不在焉”。很多抱有“义务辅导功课”目的前来的家长失望离去,转而投向商业教育辅导机构的怀抱。

3 教育托管机构激增,冲击“四点半课堂”

合肥市滨湖和园社区是回迁小区,2010年,社区成立了“读书郎俱乐部”,这是“四点半课堂”的雏形。2011年,该区接受联合国的资助,将“读书郎俱乐部”改名为“快乐学堂”,成立了合肥市第一家四点半课堂,并被当做典型在全省推广。

问起四点半课堂如今的运营状况,负责人表示,“正常,学生每天稳定在三十多人。”但成立之初,该区的“四点半课堂”人气火爆,最多时曾吸引一百多名孩子。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小区及学校周边教育托管机构激增,分流了一部分以“辅导孩子学习”为目的的家长和孩子。

4 担忧路上安全,家长难“撒手”

从学校到社区,中间需要横穿两条车流滚滚的马路,经过一个公园,路过数家餐饮娱乐场所,无论如何,范女士也不敢让年仅六岁零三个月的儿子放学后独自一人前往社区“四点半课堂”。“我宁愿早点下班,也不敢让孩子冒这样大的风险,”她说。

由于“四点半课堂”的活动场所是社区提供的闲置屋舍,因此,绝大多数社区“四点半课堂”距离孩子们所在学校还有一定的距离。尽管社区“四点半课堂”成立的初衷是为放学后无处可去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活动的场所,但是学校与社区之间,路上监管的真空,还是让家长们无比担忧:路上出了意外怎么办?网吧这么多,禁不住诱惑怎么办?家长们实在是难以“撒手不管”。

探索 将“四点半课堂”搬进校园

尽管每天放学之后,仍有孩子前来社区读书写字,但与之前的门庭若市的火爆场面相比,“四点半课堂”的运营者们感慨不已:公益不易!为了让“四点半课堂”再现辉煌,继续为家长和孩子们谋福利,运营者们努力探索解决之道,并初步收到成效。

滨湖和园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虽学生人数减少,但一直运行稳定,学生人数保持在每天三十人左右。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社区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加强志愿者的考核与激励,形成一个稳定的社工+志愿者团队。保证每天都有5名大学生志愿者来社区辅导孩子,保证每周都有一名社工带来专业的趣味课堂教学。其次,扬长避短,主打“活动”品牌,整合社区资源,开设剪纸班、泥塑班等手工艺课,并且利用周六空闲时间,开展户外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如今,他们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慕名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逐渐增多。

而合肥市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区则给出了不同的“解药”:将“四点半课堂”搬进了校园。他们与望湖小学合作,开辟专门教室作为“四点半课堂”,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即可获得安全庇护。与此同时,社区组织社工、志愿者每天进驻学校看护孩子,辅导作业、玩游戏、做手工。此举充分解决了家长担忧“行路难”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