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境内钓鱼台
姜子牙偷换二郎神赶山鞭
黄屯钓鱼台:
庐江钓鱼台:
幻术师左慈戏弄曹操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境内钓鱼台

 

年初,曾游富春江边的桐庐,惟独对严子陵钓台印象最深。它背倚青山,下傍缥碧的江水,掩映在葱茏的古木丛中。在烟树婆裟、青峦迷离的映衬下,固然少了几分险峻,却平添了几分阔远浩渺、平静深邃的画意。严子陵钓台就坐落在这“横看山色仰看云”的富春江左岸富春山的绿树翠竹之间。钓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台为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处,西台为南宋爱国志士谢翱恸哭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处,又名“双台垂钓”。

由此不禁好奇起来,中国古代钓鱼台分别是个什么样?搜索一下资料,才发现著名的钓鱼台遗迹有很多,像姜太公钓鱼处、庄子钓鱼处、西汉淮阴侯韩信垂钓处、东越王余善钓得白龙的地方……

在安徽,也有不少。例如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东南钓鱼台村的钓鱼台、位于庐江县城东南8公里马厂乡钓鱼台风景区、在贵池县城南约10公里的太白钓鱼台、当涂县也有一个叫“钓鱼台”的地方等等,他们传下来的故事也有很多。而他们的故事,很多与名人有关。当然,很多钓鱼台还少不了姜子牙的故事。且不论真伪,故事表达的总是当地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张亚琴

庐江钓鱼台

“上下两钓台,一水遥相望。不见投竿人,孤石屹相向。富贵严子陵,庐江左元放。悠悠千载间,风期迥澹宕。”

从清代宋儒醇的《钓台》诗里,东汉左慈垂钓处跃然纸上。

左慈字元放,是东汉末的方士,庐江西南人,据传擅长使用魔术。他精通五经,也懂得占星术,从星象中预测出汉朝的气数将尽,就感叹地说:“在这乱世中,官位高的更难保自身,钱财多的更容易死。所以世间的荣华富贵绝不能贪图啊!”

于是左慈开始学道,对“奇门遁甲”也很精通,能够驱使鬼神,坐着变出美味佳肴。相传,他是在天柱山精修苦炼道术时,在一个石洞中得到一部《九丹金液经》(三国演义中为《遁甲天书》),学会了使自己变化万端的方术。

左慈钓鱼的地方在现在的县城东南8公里处的马厂乡,背山临河,有两座石矶,相距约1里,距钓鱼台约千米的凤台山下有一座棋盘洞,这是左慈闲遐弈棋之处。历代诗人墨客曾来这里,寻觅左慈的踪迹,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

曹操听说左慈的本事后,把他召了去,关在一个石屋里,派人监视,一年没给他饭吃,过了一年才把他放出来,见他仍是原来的模样。曹操认为世上的人没有不吃饭的道理,左慈竟然一年不吃饭,一定是妖邪的旁门左道,非要杀掉他。曹操一起杀左慈的念头,左慈就知道了,就向曹操请求放他一条老命,让他回家。曹操说:“为什么如此急着走呢?”左慈说:“你要杀我,所以我请求你放我走。”曹操说:“哪里哪里,我怎么会杀你呢。既然你有高洁的志向,我就不强留你了。”

曹操为左慈设酒宴饯行,席上,左慈用幻术逃了出来。这一来曹操更起杀心。在逮捕左慈的过程中,他钻进羊群中,追捕的人分不清,就查羊的原数,果然多出了一只,知道左慈变成了羊 。追捕的人就传达曹操的意思,说曹操只是想见见左慈,请左慈不要害怕。这时有一只大羊走上前跪着说:“你们看看我是不是呢?”追捕的人们互相说:“这个跪着的羊一定就是左慈了!”就想把这羊抓走。但这时所有的羊都跪下说:“你们看看我是不是呢?”这样一来追捕的人真弄不清哪只羊是左慈了,只好作罢。

之后,有知道左慈去处的人密告给曹操,曹操又派人去抓,一抓就抓到了。

其实并不是左慈不能隐遁脱逃,是故意要给曹操见识一下他的变化之术。于是左慈让抓他的人绑上投入监狱。典狱官打算拷问左慈,却发现屋里有个左慈,屋外也有个左慈,不知哪一个是真左慈。曹操知道后更加怀恨,就命令把左慈绑到刑场杀掉。左慈却突然在刑场上消失了。于是命令紧闭城门大肆搜捕。有些搜捕者说不认识左慈,官员就诉说左慈一只眼是瞎的,穿着青色葛布衣扎着葛布头巾,见到这样的人就抓。不一会儿,全城的人都变成了瞎一只眼穿青葛布衣扎葛巾的人,谁也无法分辨哪个是左慈。曹操就下令扩大搜捕的范围,只要抓住就杀掉 。后来有人见到了左慈,就杀了献给曹操,曹操大喜,尸体运到一看,竟是一捆茅草, 再到杀左慈的地方找尸体,已经不见了。左慈后来终于成仙而去。

“潜川水,浣河流,流到青帘古渡头,岳山点点头。点点头,笑悠悠,拿出隔年老陈酒,一醉翻跟头。”

这首民歌说的就是庐江八景之一的“青帘渔火”中的青帘河。

青帘河在恶山脚下的北面,离庐江城20千米,为上下浣水交界处,清代置镇,镇多酒家。因酒家以青布置酒幔,故名青帘。因“恶”与“岳”谐音。现称岳山,坐落在无为与庐江黄屯交界处。

相传很久以前黄屯以北是南海,黄屯是南海岸,黄屯安定柳金山下有一岩石,称为钓鱼台,岩石下有滴水洞,姜子牙曾在此南海岸边钓鱼,至今岩石上留有姜子牙的脚印。

时值玉皇大帝派二郎神赶山填南海,二郎神来到此地时,姜子牙怕失去这样一个好的钓鱼台,乘着二郎神休息时将二郎神的赶山鞭子偷换了,把真鞭子换成假鞭子。二郎神醒来时,拿起赶山鞭子去赶岳山,二郎神一鞭子打下去以后,岳山纹丝未动,他顿感奇怪,平时赶山一赶一个准,怎么今天却赶不动岳山呢?二郎神面对偌大的岳山念念有词:“岳山,岳山,事不过三,再打三鞭,点头回应。”

于是,二郎神用尽全身力气,连续打了三鞭子,岳山只点了三下头,算是对二郎神的回应,岳山仍岿然不动。二郎神生气地将鞭子一甩,甩出了几十里远,落在了黄屯的西部,只听得一声巨响,紧接着电闪雷鸣,落地的马鞭刹那间变成了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叫做马鞭山。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著名的《卜算子》是宋代李之仪所作,当年,他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的地方,就是当涂钓鱼台。钓鱼台在凌云山南麓的姑溪河畔,位于当涂城东2.5公里的城关镇(现改为姑孰镇)凌云行政村,南临姑溪河,北靠灵墟山。现遗址有700平方左右。

李之仪是宋神宗时进士,早年曾在苏东坡定州安抚司执掌机宜文字,曾从苏轼游。苏东坡称赞他是“入刀笔三味”,又深得当朝宰相范纯仁的信任。

因为其师范纯仁(范仲淹之子)病重,乃传李之仪至床榻,口授遗表,由其笔录,呈报皇上。范纯仁去世以后,李之仪起草了一篇行状,详细地介绍了范纯仁生前行迹及其功德。殊知这篇“行状”不久便成当时宰相蔡京所掌握罪状,株连被捕入狱。

李之仪的妻子胡淑修在丈夫落难时, 典当衣物、首饰,凑足路资,孤身一人赴京,救出李之仪。可是却 “编管太平” ,朝廷将李之仪贬谪至当涂,交给地方官吏管束。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李之仪来到当涂。这时,他已心灰意冷,仕意尽绝,寄情于山水之间,终日垂钓于姑溪河畔。家中有贤妻胡淑修,料理操持。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其间父母双亲病逝,无资安葬, 胡淑修是一个纯孝女子,她亲葬双亲于藏云山下。而他的爱子到达当涂的第一年就生重病,因无钱医治,第二年夏天病逝。紧接着,胡淑修到达当涂后的第二年秋季患病,第三年就撒手人寰。

丧妻失子,特别是妻子的病逝,让李之仪伤心欲绝,痛不欲生。一位名叫杨姝的当涂绝色歌妓闯入了他的生活。对诗词共同的爱好,对时局共同的看法,使他们心心相印,互为知己。一个晚风轻拂的黄昏,他独自来到钓鱼台,一股酸楚袭上心头,又—股诗情萌动胸中,他吟出了《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是具有当涂民歌风味的经典爱情诗词,这是对亡妻的悼念新爱的企盼,这是在极度痛苦中对爱情的真实呼唤。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