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多发脾胃病 治疗当首选中医
皮肤奇痒 时珍本草霜 一抹止痒
食苦有益,但不可一概而论
金秋时节,“贴秋膘”讲究多
秋季如何养生保健?
秋季留神过敏性鼻炎
写字时总手抖或许是病
下一篇4 2014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秋季多发脾胃病 治疗当首选中医

汪珺 记者 李皖婷/文 倪路/图
 

秋季气候转凉,昼夜温差变化大,这个时节正是脾胃病高发季节。如何预防秋季脾胃病的发生,有哪些饮食禁忌?秋季进补有哪些误区?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有哪些、有何优势?通过简单的灸法与按摩,能否成为自己的脾胃病医生?9月30日上午9:30至10:30,本报健康热线0551-62623752,邀请了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储浩然主任接受广大读者电话咨询。

食疗可缓解“秋燥”不适

读者:最近我总觉得口唇干裂、心绪不宁,还生了两次口疮,大便干结,还有点便秘,请问我这种情况严重吗?听说饮食调理可以改善,是真的吗?

储浩然:这种症状属“秋燥”温燥之症,这属于亚健康状态,病情不严重,中医一般不做特别的治疗,可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不仅可以缓解以上症状,还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症状的发生,可选用蜂蜜水、百合、山药、木耳、雪梨、苦瓜、菊花茶以及一些粗纤维的绿色蔬菜和五谷杂粮等等。另外多喝白开水,加强户外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如果以上症状经久不愈,可选择口服中药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或增液汤加减调理,针对你的这种情况疗效显著。

中医治疗脾胃病“因人制宜”

读者:入秋以来,我常因晚上睡觉时忘记盖被子而感觉发凉惊醒,前两天又淋了场雨,本来平时食量就不大,这些天更是肚子胀不想吃饭。吃了半个月药,没啥效果,请问吃中药可以改善吗?中医治疗与西医比有优势吗?

储浩然:您的情况中医诊断为胃痞病,服用中药是完全可以调理治愈的。我们治疗本病选择健脾和胃、益气温中的方药。可选黄芪建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干姜、木香、大枣、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蔻仁、砂仁、大腹皮、薏仁米等。

依据病人的不同体质,易罹患的脾胃疾病多种多样,治病也应“因人而异”。选择中医治疗有以下优势:中医治疗脾胃病,并非单治脾胃,而是从整体调节,使各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病效果。其次,治疗用药灵活多变,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此外,中医治疗手段多样,有中药内服、外敷、药浴、针灸推拿、食疗等,均可达到补益虚损、调畅气机的作用,并且副作用极小,许多治疗脾胃病的中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或调料,如生姜、大枣、茯苓、薏苡仁、山药等。

脾胃病患者秋季饮食宜忌

读者:我一直肠胃不太好,尤其是每年到秋季的时候,请问我在平时的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呢?需要进补吗?

储浩然: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养阴防燥”为基本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忌辛辣刺激及油腻之品,多增加酸性食物。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产气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凉性食物。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

人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须警惕大量进补补品这个误区。

中医特色疗法让你做自己的脾胃病医生

读者:我的胃一直不大好,吃了2个多月的中药现在基本痊愈了,担心以后生活不注意还会复发,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呢?

储浩然:所谓“胃气生,则万病消”。因此,病中或病后调养,都须以扶胃气为根本。善于调理脾胃,是少生病、不生病或病后很快痊愈的关键。中医有很多简便可自行操作的特色疗法能帮助补益脾胃、调理气血。比如:艾灸或者指腹揉按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绕脐腹部按摩,按揉足太阳膀胱经,灸神阙、关元等等对于防治脾胃病乃至全身疾病均有不错的疗效。

本期指导专家:储浩然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专家,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使用中药及针灸方法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肥胖病等消化系统及代谢系统疾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