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攻不破的城池
一曲低调的赞歌
亦真亦幻的 海边世界
3上一篇 2014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亦真亦幻的 海边世界
□宣晓凤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先生创作的《少年与海》并非第一次涉足儿童文学领域,早在2012年他曾经推出了“哈里哈气”系列儿童成长小说,有了那次的经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少年与海》对于张炜先生来说更加驾轻就熟。这本颇具传奇色彩的小说主要讲诉了发生在海边小村庄里的离奇故事,该小说是张炜笔下充满个人经验的传奇式反映,奇特的想象为小读者们架构出一个将信将疑的玄幻世界。作为大作家写给孩子们的书,作者以简约而富有乡土气息的独特文字表达,向少年儿童传达爱的讯号,启迪智慧,激发思考。

张炜的最新力作《少年与海》营造了一个半虚半实的空灵世界,好比是儿童文学领域的活水源头,为当下儿童文学界注入新鲜的血液。书中描绘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海边小世界,那里有生龙活虎的野物,香甜的苹果、小巧饼,好吃的鸡腿菇、小鱼干,醇香的野果子酒,神奇诱人的水烟等等一切美好之物,这些都被作者描写得十分真切,似乎触手可及。

但是那个海边小村又似乎遥不可及,因为那些玄幻的事情,因为那些捉摸不透的人,因为那些解释不清楚的因果联系。例如《小怪物》中既不能划归兽类和禽鸟类,也不能属于人类的奇特怪兽;还有《蘑菇婆婆》中黑熊是不是大土匪“不二掌”的转世,直到故事结束也没有一个定论……这些情节的设定为小说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勾起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另外,这种开放式故事架构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想象力。

这样一个玄幻的世界完全有别于天马行空的幻想类儿童文学作品,这是充满张炜个人体验的想象式再现。假如说《少年与海》是一座架在空中的桥,那么插入土地的桥墩无疑就是张炜那颇具乡土气息的语言。

当你开始怀疑非禽非鸟的小妖怪、不男不女的见风倒的真实性时,文中人物口中冒出的那些地域化的通俗对话、颇具海边特色的器物会彻底打消你心中的疑虑。张炜的语言是适合儿童的,贴切的比喻、生动的拟人、简洁的表达,注定这是为孩子特制的文学大餐。

张炜曾经在谈论转身儿童文学创作的动机时谈到,一次次梦回童年,有一种想要跟当下孩子分享童年经验的冲动。这份出自真诚和尊重孩子的创作动机直接影响了作者的行文。虽然是一本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小说,但是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地域特色,张炜先生在胶东半岛的海边成长经历,使他能够在小说中尽情展现海边生活的趣味。

在《少年与海》中,读者可以发现在亦真亦幻的神秘面纱下,作者依然在认真探讨严肃的话题,建立孩子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相对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少年与海》的故事架构更加复杂,主题立意更加深刻,对孩子的文学审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张炜说:“不是说用文学手法制作的儿童读物就好,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成人读起来不觉得肤浅的,它蕴含的幽默感、智慧、诗性、文学性的含量非常高,一定是让成年人深深地沉浸在其中。”张炜也正是抱着这种对儿童文学的敬畏之心创作了《少年与海》,该书老少皆宜,不同人可以品出不同深意,个中滋味还需亲自阅读方可知晓。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