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钱该去哪儿?
2014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面对不断升级的互联网金融“搅局”
我们的钱该去哪儿?

陈丹 记者 邹传科
 

虚拟信用卡和扫码支付“被暂停”,互联网金融的各个“宝宝”年化率走低,但都未曾阻止互联网金融向前发展的脚步。互联网保险将成为阿里巴巴、腾讯的新战场,理财之战再次升级。在保险产品上,腾讯主打“社交”,阿里巴巴主打“理财”,这两种模式引起了业界的巨大反响,究竟哪种模式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现在还难分高下。但互联网金融大战已为传统金融行业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变化。

低门槛易操作受网民青睐

在不少已经杀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友看来,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互联网基因”无疑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一点。

“一元起售,随时赎回”让不少屌丝成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忠实粉丝。而在已经购买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友中,不少人更对取得的不错收益沾沾自喜。网友“大士”说:“钱放在支付宝里也是放,为什么不放到余额宝里得点利息呢?反正数额也不大,就算有损失也没关系。”网友“园丁”则表示,她在表姐的建议下,购买了20万元的汇添富现金宝,截至目前已经赚了1000多元。虽然年后收益有所下降,不过,她觉得还比较满意。网友“小爱”更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已经在用了,收益率达6%以上,比银行利率高多了,我看好。”

据了解,消费者普遍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降低了理财门槛和理财成本。简单的操作,较少的投入就可以参与,买入和支取都灵活方便,可以培养和提高较多普通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者(无理财意识),塑造通过支付宝购买基金的支付宝品牌信誉和积累基础用户群,对今后向这些用户推荐更多元更高端的金融理财产品做好铺垫和过渡,等待政策允许之后开创的真正的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但也有消费者认为,现推出的“各种宝宝”其实并不是一个帮助你提高理财收益的工具,而是一个让你更方便地花掉自己货币基金的工具。同时由于“各种宝宝”的支付被限定在消费领域,并不支持信用卡还款和银行卡转账,因此你仍然需要在手里保持一部分现金和一部分银行账户里的活期存款。

本质都是购买货币基金

面对层出不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互联网理财并非“聚宝盆”,挑选互联网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产品的本质。此外,如今为了提高安全性,不少银行对于在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中的资金转入转出额度进行了限制,对于资金的灵活性而言也打了折扣。

在专业人士眼中,一系列以“宝”冠名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其本质都是通过将零散资金购买货币基金实现碎片化理财,区别只在于平台不同、所购买的货币基金不同、挂钩的基金数量不同而已。除形式上区别,这些“宝”们的投资标的是一样的,即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向:国债、央行票据等短期有价证券。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可以根据自有资金的流动性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产品差别主要表现在投资额度、赎回方式等方面,不能过于看重历史收益情况,而要看到长期收益的稳定性。同时考虑到互联网理财产品是一种短期、闲散资金的理财工具,投资者也要看重其变现情况和实时到账速度。

据了解,虽然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标榜转入转出灵活方便,并且到账时间相当及时,但是实际上由于银行限额的原因,不少网民反映无论是转入还是转出,均受到了资金额度的限制,这也导致了互联网理财产品标榜的最大卖点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