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报好风景、皖山皖水正能量
2013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好人好报好风景、皖山皖水正能量
本报联手省旅游集团、合肥市文明办开展“中国好人”公益游
黄春荣 记者 董艳芬 /文 程兆/图
③王心朝、侯业珍夫妇在唐模老槐树下留影
②体验漂流
①皖南事变纪念馆留影
参观桃花潭景区
 

“你就是陶克宝呀,你救人的事迹早就听说过了,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王老是我们经开区的‘中国好人’,今年都已经73岁了。”“这个大学生村官了不得,不仅是见义勇为的‘中国好人’,还考取了国家公务员,马上要去上海了”……

5月19日上午8点,合肥梅山路国际金融中心楼下的这辆旅游大巴车成了“正能量”的聚集地,当天,由本报联手安徽省旅游集团、合肥市文明办共同发起的5·19“中国好人”公益旅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合肥市县的49名“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及媒体记者共同踏上了“泾县桃花潭、黄山唐模”2日游。

一路踏歌一路行好人一生平安

22年救了30多人的姚延顺、“雷锋式城管队员”刘正霞、“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的哥陶克宝、“最美合肥55人”之一的葛杨、照顾瘫痪丈夫15年的盛家英、在着火的车祸现场救了两名年轻人的王心朝夫妇、有“小巷总理”之称的敬业奉献模范陈慧娟……这些参加活动的“好人”都是响当当的“名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爱心,书写着我们身边的“雷锋故事”。

“知道合肥的好人很多,也听过很多他们的事迹,但如此集中地出去旅游,还真是头一回。”庐江县文明办负责人邢劲林笑着对记者说,主办方推出的“好人游”活动,正能量太足。

在旅途中,“好人们”做了自我介绍,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而互动环节中,一首《好人一生平安》把车厢里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他救了2名落水少年,却第一次玩漂流

这是业内首次将“中国旅游日”与“中国好人”相结合的公益旅游活动。

20日上午,随行的59岁长丰农民李必友来到泾县江南第一漂景区,这是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他第一次正儿八经旅游,第一次乘坐皮划艇,第一次玩漂流……

“不累,我是第一个划到终点的,水性好着呢。”李必友这样回答记者。他说,自己在2011年7月30日在滁河大桥附近清扫保洁时,发现在河边玩耍的3位少年落入河中,立即跳入水中,拼尽全力救起其中的2位落水少年。

“我现在每天还在劳作,我身体很好,还能帮助别人。”面对镜头,李必友憨笑着说。

老槐树见证“好人夫妇”金婚情

这些好人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每个人,都有至真至善的大爱义举。而说到“好人游”团队里最特别的,当属王心朝、侯业珍“好人夫妇”。

今年73岁的王心朝和老伴侯业珍来自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在这个社区里,他们已经算得上是“名人”了,2011年3月30日,两辆车因车祸双双自燃,小轿车司机被撞昏迷,倒在方向盘上,生命垂危。而正在附近农田里忙碌的王心朝、侯业珍老人得知发生车祸并引发火灾后,二话不说,冲进火场,及时将小伙子救出被撞车辆。

“老头人好,对家人也好,那次救人,我的手被烧了好多大泡,半个多月都是他做家务的,虽然他胳膊也受伤了。”侯阿姨笑着说。

两天的旅游行程里,这对“好人夫妇”几乎形影不离。在4A景区徽州唐模村口的老槐树下,走过风雨50年的老夫妻还牵手合影,让老槐树见证他们的金婚情。

“为好人喝彩,向好人学习。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这份社会正能量能继续传递下去。”返回的途中,省旅游集团旅游营销中心主任陆金华动情地说。

记者手记

总有一种温暖让人内心柔软

最美的往往都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往往是最动人的。两天的“公益游”活动中,记者内心最柔软的东西常常被触动着。

当服侍瘫痪丈夫15年、孝敬古稀公婆,将一双辍学儿女送进校园的盛家英告诉我,这是她在公婆的劝说下,第一次出来旅游,晚上不放心瘫痪的老公时……我哭了。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真实最柔软的细节,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告诉人们,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人类的心灵中,那份叫着“真善美”情感,从来不曾消失。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