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黑马”受困人才瓶颈
2013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非遗“黑马”受困人才瓶颈
凤阳花鼓:解决不了编制和工资问题,面临后继乏人
高君 记者 赵汗青 文/图
凤阳一小学老师在教孩子们表演凤阳花鼓
 

“国家级60个,省级273个,市一级641个”,翻看非遗保护名录,安徽无疑是资源大省。 尽管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非遗保护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一个“老问题”却无法回避:一边看着传承人年迈,一边没有年轻人愿意学……非遗保护已经成了与时间赛跑的“抢救战”。

如何破解“非遗”传承与发展之困?本报记者日前对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今日起推出“非遗之困”系列报道。

从摇摇欲坠到名扬四海,凤阳花鼓在安徽众多国家级非遗名录里,异军突起,如黑马一般遥遥在前。

或许是占有欢庆歌舞表演的“优越基因”,其普及力与推广力得以升华。

凤阳花鼓的突围,似乎为其它非遗项目提供了未来的发展经验,但它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却始终困于体制中。

葛强凤和她的“凤舞少儿艺术团”

凤阳县实验小学老师葛强凤,一个有着18年经历的舞者。1978年出生的她创办的“凤舞少儿艺术团”在凤阳小有名气。

从滁州师范学校艺术班毕业后,葛强凤被凤阳县实验小学录取,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开始迷上了凤阳花鼓,在陆中和等凤阳花鼓名师的指导下,葛强凤尝试增加凤阳花鼓的舞台表现力,将花鼓灯与凤阳花鼓巧妙结合,又将花鼓灯的一些鼓点和节奏融进凤阳花鼓。

作为小学老师的葛强凤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培养出更多的小花鼓选手、舞蹈演员。

2004年,葛强凤创办了凤舞少儿艺术团。

“一开始只收了不到10个学生,那我也要教!我只是想教喜欢舞蹈的孩子们跳舞,把自己会的都教给她们!”葛强凤说。

慢慢地,又来了十几个学生。后来渐渐就多了起来。无论多忙,她始终亲自为学生授课、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们每一个动作。如今,“凤舞少儿艺术团”名声越来越响亮。

葛强凤的艺术团只是凤阳花鼓普及的一个缩影,按照凤阳县文化馆馆长刘汉寿的说法,目前已在滁州学院、凤阳二中、县实验小学及县示范幼儿园等数十所学校建立了凤阳花鼓培训基地,开展凤阳花鼓的基本功训练和表演技巧传授培训。而凤阳县实验小学更是把“凤阳花鼓” 的普及纳入教学课程。

从“摇摇欲坠”到“名扬天下”

“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凤阳花鼓经历着波折的命运。”刘汉寿告诉记者。

据记载,朱元璋登基后第二年,即耗费巨资,用时六年之久,在他的家乡凤阳营造一座冠绝天下的豪华都城——“大明中都皇城”。

由于家乡人气不旺、文化不盛,朱元璋从江南大量移民到凤阳,江南富民中大多数为地主权贵,很不习惯淮河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经常有人出逃回乡,官府发现后很快颁布禁令,凡逃跑者格杀勿论。所以胆小的不敢明逃,就想方设法暗中外逃。

为蒙蔽官府,有人最初用一个竹筒,两头蒙上羊皮,制成小鼓,又随意折两枝树条当鼓棰,这就形成凤阳花鼓的雏形。为了充实和完善这门艺术,他们还自编了花鼓词,扮做讨饭者,边唱边逃。后来,这种办法被越来越多的人仿效,都学着唱,凤阳花鼓便繁衍开了。

传统的凤阳花鼓多为二人表演,演唱时,一人打花鼓,一人打小锣,口唱小调,凤阳花鼓分“唱门头”、“坐唱”两种演唱形式。

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

“以前凤阳花鼓的传承和挖掘主要依托凤阳泗州剧团,但剧团被裁撤,戏剧不景气,如果没有国家拯救非遗的政策,凤阳花鼓就没有今天。”刘汉寿说。

传承人四岁讨饭学打凤阳花鼓

由于大量出现在各类影视剧及歌曲中,凤阳花鼓逐渐名扬天下。但真正得到保护,还是在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

而这一年,和凤阳花鼓相伴了40多年的孙凤城,已经从凤阳县文化馆退休5年。

今年62岁的孙凤城出生在凤阳县红心镇荷塘底村,离凤阳花鼓发源地燃灯乡仅数里之遥。

在解放前,孙凤城的祖母、母亲都是当地出了名的花鼓女。为了填饱肚子,孙凤城的祖母、母亲四处敲花鼓讨饭吃。当时,4岁的孙凤城,就跟着祖母、母亲学打花鼓。

后来,母亲跟着父亲一起参加了革命,孙凤城也终止了乞讨生活,步入校园。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孙凤城突出的表演才能博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和赞许。

由于对凤阳花鼓的热爱,1971年,孙凤城成为凤阳县文工团的一员,负责凤阳花鼓编导,从此走上了凤阳花鼓表演、创作、辅导教学的发展之路。

2007年底,文化部向社会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孙凤城作为曲艺艺术、具有“东方芭蕾”之美称的凤阳花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

文化名片传承下的 体制困境

“凤阳花鼓之所以能做这么好,主要是取决于政府支持。”

2月27日,凤阳县文化馆长刘汉寿向记者介绍了凤阳花鼓的传承。

“编辑出版《凤阳民歌集》,编创《凤阳花鼓全书》,创编大型歌舞《鼓乡情韵》,准备修建大剧院……”刘汉寿不停地讲未来的工作,却很少回顾往昔的非遗故事。

确实,凤阳花鼓已成为凤阳县乃至安徽省的文化名片,在各类汇演中,凤阳花鼓必不可少,而演员却成了大问题。

凤阳县文化馆负责编排凤阳花鼓的史元林告诉记者,演员大多来自高校的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因为最终无法解决工资待遇和编制问题,很多热爱花鼓的学生最终还是选择去做别的行业。“毕竟不能耽误别人的正常工作。”

滁州职业学院音乐专业学生冯可就是一名凤阳花鼓爱好者,她所在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即将准备从事教师行业。

“但怎么解决被传承者的职业问题,办个学校?放在企业里?还是办专业团体,自负盈亏?”冯可感到困惑。 “没有一个固定的体制、带编制的团体,为了爱好放弃正式工作,这是不现实的。”凤阳某小学老师吴晓彤说,她和十几名好友都是凤阳花鼓的爱好者,多次参演,但由于工作原因,原先的十几个人只剩下五六人在参演花鼓。

刘汉寿同样为这个问题烦恼,他说,下一步将成立凤阳花鼓艺术团,但让人挠头的是,如何通过市场力量来解决待遇问题。

刘汉寿介绍说,凤阳县在普及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凤阳花鼓的传承发展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得到延伸,形成了系统的花鼓艺术培训网络。

据刘汉寿介绍,凤阳县还将建立一座以凤阳花鼓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集展览、培训、演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并建立凤阳花鼓艺术学校、凤阳花鼓艺术研究中心等,同时建立“凤阳花鼓传承人资料数据库”,对保护传承发展进行系统管理。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