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和他们的书·乡土志
2013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徽州人和他们的书·乡土志

张亚琴
程敏政
 

早在明朝中期,徽州人程敏政就编出了长达100卷的《新安文献志》。

这本书收录南北朝以后新安一地文章1138篇,诗歌1053首。

它见证了传响了数百年的古朴徽州,阅尽太多的繁华冷寂。

这不是个别。

徽州文人的著述,徽人编辑的文集,徽州刻书,作为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宋代已经基本形成。而且徽州刻书业极其发达,当时黄氏刻工更是名满天下。

据资料显示,徽州各种版本的方志、文人笔记、诗文集见诸著录的经史子集总数在7000种以上,目前存世的有3000种左右。徽州历代著述者达1800余人,成书约5000余部。

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涵盖各个学科的文献,显示出徽州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善本族谱共458部,其中一半以上为徽州族谱;

徽州素有修志的传统,因为自宋罗愿修《新安志》始,徽州各县修志蔚然成风,尤其是明清两朝,几乎每朝都修志;

徽州新安医籍自成体系,因为新安医学不仅以人数众多著称,而且著作之多也占据绝对优势;

徽州文献学术质量高,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学术前沿水平。因为以《四库全书》所收为例,徽人著作占二十三分之一;

徽州还有大量的教育启蒙读物和经商所用的《士商则略》、《商民便览》等读物,因为历代教育事业的发达和经商的人数众多。

徽州人和他们的书,历经风雨沿承下来,至今仍在闲淡的光阴下撩拨历史的记忆,擦拭岁月的尘埃,让我们徜徉在徽州温润的意境里。

本版,我们撷取讲述的,就是徽州著名的志书。

程敏政和《新安文献志》徽州最早的地方文献总集

休宁人程敏政自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有“神童”之称。他十余岁时随父亲在四川藩郡参政,巡抚罗绮把他推荐给朝廷。明英宗朱祁镇下诏叫程敏政破格到翰林院读书。

翰林院大学士李贤、彭时都是当世硕儒,给他讲课。李贤把女儿许配给程敏政,请他在家吃饭,李贤指着席上果品出对:“因荷(谐何)而得藕(谐偶)。”程敏政立即对出下联:“有杏(谐幸)不须梅(谐媒)。”

一次,程敏政应召与英宗皇帝共进晚餐。席间,英宗欲试程敏政的才学,就以宴席上的螃蟹出句:“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略加思索,应声续了下联:“凤凰遍体文章。”下联“山珍”对上联“海味”,一雅一俗,堪称妙对,英宗听后不禁大喜。

当他担任侍讲学士时,能联系实际讲解经史大义,陈述利弊,直言不讳,尽职尽责,受到朝廷器重,明孝宗称其为先生。史书上也称他“学问渊博,为一时冠”。

应该说,《新安文献志》是徽州第一部地方文献总集,是由程敏政于明代弘治十年编刻完成。 该书收录了南、北朝以来有关新安先贤事迹诗文2200余篇,共100卷。

此外,程敏政并撰有明弘治本《休宁志》38 卷,为休宁现存最早的一部县志。

罗愿和《新安志》安徽惟一宋代志书

歙县人罗愿是乾道二年进士。《宋史》记载他“博学好古。法秦汉为词章,高雅精练。”

历史上,新安先后有过一些志书,如《新安山水记》、《新安记》、《新安郡志》、《歙州图经》等,但多以散佚。罗愿所编著的《新安志》是现存徽州乃至安徽省惟一的一部宋代志书。记叙时间上至远古,下至宋淳熙二年,全书统合古今,叙述简括,考证精细,保留了宋代皖南大量的历史资料。

他反对志书只抄取统计数据,把方志变成简单的资料汇抄。主张志书应为著述之书,编纂者必须学问渊博,用自己的观点对资料进行选择、考证并加以编撰。他的《新安志》也的确是这样一部著作。

《新安志》的体例与范成大的《吴郡志》类似,均为门目体志书,对此前历代正史地理志及其他地方志的体例进行了优化,这一做法常常被后代修志者所继承。

内容十分广泛,有地理、经济、古迹、军事等内容,还有人物传记和诗话、碑碣等地方文献。

书中介绍了许多事关民生的东西。 比如,详述各项税则、朵钱、夏税、物帛、酒税等,其项目繁多,数目很大。这让我们对南宋时期农民的沉重负担有了直观的认识,这往往是正史所不能做到的。

此外,对物产的介绍十分详细。如谷粟、药物、水果等目,不但记载作物的名称,更详尽地记载了出处、用途、性状乃至种植的方法。

徽州自古以来物产就十分丰富,尤其是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均享有盛名。特别是“徽墨”,罗愿在《新安志》搜集了众多有关“徽墨”的文字。

“四库全书”总目则评价该书:“叙述简括,引据亦极典核。”

赵吉士和《徽州府志》热爱每一寸故乡山水

赵吉士,安徽休宁人,康熙七年至十二年为交城知县,是镇压交山农民起义军的魁首之一。相传,赵吉士来交城,不是为做七品县官,而是图谋与交山葫芦王联合反清。为此,他下车伊始,先化装入山,窥察情况,私访葫芦王任亮。见其头大足小,立足不稳,始结论为“量尔成不了气候”。于是横下决心,剿除交山义军。立寨四十三年的交山义军于清康熙十一年亡于赵吉士之手。

赵吉士在知县任内,开渠、植树、修路、筑城、葺署、挖湖、兴学、均徭、劝农、修志等颇有治绩。他居官清廉,在交城任内,重修衙署捐银860两,修北门城垣捐银51 2两,重修靖安营捐银534两,开凿甘泉渠捐银1 000两。“家计半为官赔”,是难能可贵的。但在镇压交山农民起义军活动中,他是主要策划者和指挥者。并因此而擢升户部山西清吏司主事。

他还主持编纂《交城县志》。

同时,他也是徽州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徽州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还因为他著了关于徽州历史的两本重要著作《寄园寄所寄》和《徽州府志》。

众所周知,他在《寄园寄所寄》中,有两个重要章节是专门写他的故乡徽州的。

对徽州的自然风景,赵吉士把梁武帝的话重提出来,以激起人们对徽州山水的热爱,而且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致后来的徽州人常挂于口,不绝于耳。

南朝梁时,东海郯人徐擒富有才学,被梁武帝所爱重。武帝听别人说徐摛自思年高,又爱泉石,想到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当官,以怡养天年。于是召见徐摛,对他说:“新安郡有着绝佳的风景,文学家任昉等相继在那里当过太守,你就去那里当太守吧!”徐摛于是便当了新安太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