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忌惮“作秀”是个好兆头
官员能否留须 关键得看大众感受
民意围观的是房产,更是财产公示制度
请揭开“跨省毁报” 事件的面纱
电子信箱和书信尺牍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电子信箱和书信尺牍

余云
 

电子信箱的勃然兴起,的确给信息交流、来往通讯、新闻传播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与变化。好处多多,毋庸赘述矣。

由此,我想到“八行书”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亲笔手札寥若晨星。至于我的一些亲属来信,不但字丑,错别字也时有出现。我想,电子信箱与手书信札当并行不悖,各有千秋。这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要是“失传”了,真是十分可惜!

我国历代的书信尺牍,有人把它放在随笔、散文、小品等一类,也有人把它作为书法、文学和金石艺术“三结合”的瑰宝来欣赏。著名学者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特地把“尺牍之文”作为一个章节来论述。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手稿全集》,煌煌钜著10册中,除两册日记外,其余全是书信,从1904年至1936年,共1388件,原件影印,那些彩色的笔谱,至今仍光华夺目。在当今的文物拍卖市场上,名人书札也是抢手货,可以这么说,它是一块蕴藏量很大的文化宝库。时下出版的《曾国藩家书》、《茅盾书信集》、《巴金萧珊书信集》、《傅雷家书》,以及《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等等,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先辈学人的遗墨,还有很多珍贵的文史资料可以参阅。

历代许多先辈的书札,籍挥毫以达意,借缣素以述情,非常赋有文采。诸如人们熟知的李陵《答苏武书》、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马援《诫兄子严敦书》等,这都早已进入了文学典籍。我曾读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书,壮怀激烈,情挚感人,至今还有些印象。信中说:“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此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此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乎!”这些话说得多深刻,把儿女私情溶入了爱国情怀之中,既是抒情之文,又是宣扬辛亥革命理论的檄文!

话又说回来,我是主张在广泛运用电子信箱的同时,那些手书信函、“八行书”,也要保留、传承下来,让这一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我的这些想法是否发思古之幽情,是耶非耶,其是然耶。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