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徽派美术: 要在探寻核心价值中前行
名流雅集德恒润 共赏稀世珍宝藏
紫砂壶收藏和保养
下一篇4 2012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徽派美术: 要在探寻核心价值中前行
专访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
 

大家访谈

当代中国画坛上,龙瑞先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大画家。20世纪80年代,他多次赴欧美考察艺术后,成为革新山水画的代表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渐向传统中探寻艺术真谛。同时,他对安徽自然与人文极为推崇,对安徽画坛甚是关注。为此,记者就新徽派美术未来之路,采访了龙瑞先生。 周玉冰

记者:您曾长期担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对当代中国画坛有清晰的把握,您怎样看待当代安徽美术?

龙瑞:安徽山水秀丽,激发了画家艺术才情。安徽自古文风鼎盛,建筑、戏曲、古典艺术保存得好,让人仰慕,这些都是哺育画家的源泉。我观看一批当代安徽画家作品后,总体感觉是艺术形式多样,国画、版画,包括油画、水彩画都发展得不错,让人高兴的是,从中看到了徽派文化传承有序,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记者:从查士标、渐江到黄宾虹等人,安徽在中国绘画史上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出现了新安画派。今天,在文化强省的背景下,安徽提出打造新徽派美术,您怎么看待这一提法?

龙瑞:一个画派的出现是历史的召唤,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新安画派的出现也是如此。我不大赞成用“打造”这个词,画派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价值取向和艺术风格的相近,他们有独特价值追求和艺术特征。

当然,对于一个地域的画家,提出一个口号,或者说目标,有利激发画家创作上的艺术自觉,这是很好的。“新徽派”提法,体现了地域性,体现了传承,但这个概念能不能成为学术现象,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美术流派?未来之路怎么走?这值得思考。我们更该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进一步去探寻核心价值、艺术特征。一个流派,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艺术风范,不是要求所有画家风格一致,但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记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您渐向传统,追求气韵、作品气象博大而笔式精妙。同时,您注重艺术的传承,开设了工作室。我朋友王海军是您工作室2009-2010届高研班学生,归来后,技艺精进,笔法娴熟,意境宽远。此外,您安徽籍弟子还有朱荣贤、朱林、叶浓等人,您对他们有什么期待?

龙瑞:安徽是让无数艺术家向往的地方,许多艺术家正是在安徽历练过,成为大家,甚至走向世界。我的这些弟子,原来就有很好的基础,在北京学习,应该说是加油站,加了油后,更要注重深入探寻徽文化的精髓,把知识、技法有机结合,充分吸收地域滋养,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链接:龙瑞,1946年生于成都,最初师承李可染、梁树年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美术组主任。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