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环巢湖
2012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星报《安徽财富地理》“环巢湖游记”特别策划——
“掘金”环巢湖

记者 董艳芬 任金如
 

按照合肥最新出台的《环巢湖旅游两年大变样策划方案》,伴随着环巢湖大道的全线贯通,环巢湖沿岸44个旅游项目也将一一完工,其中,有22个项目将伴随着今年10月环巢湖旅游大道北岸的全线贯通,与市民陆续见面。

一片还未开垦的处女地,究竟有哪些商机?在这条环巢湖旅游带上,有哪些乡镇将得以新生?8月31日,本报记者特意驱车沿着环巢湖走了一圈,在这片处女地上寻找着“黄金宝地”。不得不承认,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时期的“财富印记”,让一批“城市猎人”趋之若鹜。区划调整一周年之后,新巢湖正凭借着大湖华丽转身,欲做大合肥新的“吸金地”。

邀请:巢湖等你“淘金”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的市域面积扩大到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750多万人;同时,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作为大合肥的“掌门人”,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非常期待民营企业家去环巢湖做“淘金客”。“一到节假日,不是人太多就是环境差,农家乐都变成农家吃。环巢湖旅游的开发,就是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这就是个巨大的产业。”

“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上,合肥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我一天就接待了好几个水污染处理的企业。”吴存荣说,因为目前的治污大多只是遏制环境恶化,未来进一步净化的投入更加惊人。“打个比方,巢湖的水如果要从劣五类处理到五类,可能需要上千亿投资;但从五类处理到四类,可能就需要三千亿投资。希望大家抓住这些机会。”

“我估算一下,合肥现在有50万人是可以举家出行,在外面玩一到两天的。这里面就有很多的商业空间。”他说,目前合肥市旅游局已经编制了一批项目即将推出,其中半汤的规划就有十几平方公里。

故事:张玉新的掘金梦

“错过了淮河路步行街,错过了滨湖炒房,不想再错过合肥的环巢湖了。”张玉新用这样一句话打动了身边的朋友。今年7月份,在合肥工作10余年的张玉新,决心要创业,地点就选在巢湖边上。

“每天搜集与环巢湖有关的信息,巢湖边上也跑了好几次,准备和几个朋友合伙,在靠近黄麓湿地景区的地方开一家旅游农家乐。”张说,今年“十一”国庆,合肥环巢湖旅游大道北岸全线贯通,沿线的22大旅游景区将以全新的面貌对游客开放,这是创业的一个很好机会。“游人来了,商机就来了,不管是乘邮轮,还是坐观光巴士来,到了巢湖总得吃饭吧。”

像张玉新这样“掘金”环巢湖的人多了,也活跃了环巢湖的门面房经济。几年前,肥东人老许签下了长临河镇老街某机械厂厂房20年的租用合同,随着环巢湖旅游的开发,老许手里这个废弃的厂房也成了“香饽饽”。“经常有人找上门来看房子,有想开饭店的,也有想做超市的,更有想做家具卖场的。”老许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投资者的电话,“掘金”环巢湖,已经有很多人在行动。

期盼:振兴巢湖经济带

安徽大学社会和政治学院副院长范和生,非常看好环巢湖经济带发展:“早在上世纪50年代,虽然合肥离巢湖还有好几十公里的距离,但当时德国专家帮助合肥做的城市发展规划,就建议合肥向巢湖方向发展。未来环巢湖地区可以打造成一个高新产业群,多引进基因工程、生物工程项目,尽快完成布局,不给污染项目可乘之机。同时要控制环湖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把巢湖资源真正用到产业发展上。”

省政府参事程必定认为,现在巢湖成为合肥内湖之后,更有利于开发和管理。当然合肥要真正整合巢湖资源,统筹发展还需要一年左右的磨合期。未来新的巢湖市同样可以依托环巢湖经济圈发展,可以得到合肥的产业辐射和政策扶持,给合肥做配套产业。其他几个县并入强势地区,产业随之调整,同样可以迎来较大发展。

省社科院房产研究所孔令刚主任透露,随着环湖大道南淝河大桥今年10月通车,从滨湖新区到巢湖的路程仅15分钟,未来合肥人到巢湖买房安家的会越来越多。

发展:建环巢湖生态经济区

作为合肥市人大代表,孔令刚曾和11名代表一起建议,建设巢湖生态经济区。因为完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和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环巢湖区域最大的财富,也是全省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这一资源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环巢湖区域的发展将失去最大资本,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就将大大削弱。

在提交的这份议案中,他们建议:整合各方资源,组织研究机构、主管部门等相结合的研究团队,以江西申报并获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参考蓝本,开展前期研究;积极联系国家和省直相关部门,为环巢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获得支持;整合现有行政管理资源,包括巢湖管理局、巢湖风景区管委会等,为巢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着手编制环巢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切实启动并加快巢湖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工程建设,包括巢湖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巢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巢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等等。

(下转A0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