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传承:包家祠堂李家修
2012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传承:包家祠堂李家修
李鸿章家族与合肥文教发展
甘政权
合肥包公祠
巢湖文峰塔
庐州府学
 

1823年,有“晚清第一重臣”之称的李鸿章出生在合肥东乡磨店名叫祠堂郢的地方。李鸿章及其兄弟们发迹后,纷纷回报乡梓,尤其重视文教事业,重修包公祠、城隍庙、庐州府学、庐阳书院、中庙、文峰塔等,并向世界推介庐剧。时至今日,还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

“包家祠堂李家修”

合肥是北宋清官包拯(999~1062)的出生地。包拯死后的第四年,家乡百姓在庐州城内的兴化寺中供起了包公像,这算是全国最早的包公祠。明弘治元年(1488),庐州知府宋鉴为纪念包公,就在其幼年读书的香花墩兴建了包公书院,民间习称包公祠。

包公祠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重大的修缮达十几次。太平天国时期,合肥包公祠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清光绪八年(1882),李鸿章因母亲病故回乡丁忧,数次踏访包公祠,看到自己少年读书时流连忘返的包公祠变成了一片废墟,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惆怅。李鸿章便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任湖广总督的李瀚章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位,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

包公祠内有一象征包拯清廉的井,名为廉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记》记载一个有趣的故事:“闻昔有太守来谒祠,启石汲饮,忽头痛,复堙如故。是说也,余窃疑……命从人开井汲泉,煮茗自饮,味寒而香烈,饮毕无异……目而笑谓诸曰:……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后来由东吴曹大铁书写,雕刻井亭内壁。

因此便有了“包家祠堂李家修”的说法。

扩建庐州府城隍庙

庐州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太平军攻打庐州时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地方官筹款重建,因经费缺乏,中途停工。光绪五年(1879),由李鸿章及大弟李鹤章出面募捐续建,规模超过前代。新庙气势恢宏,飞檐歇兽,尤以鬼神造形栩栩如生,而获“庐州城隍庙,三绝天下稀”之美誉。现存的殿宇和戏楼,均为当时所建。据说,戏楼是遵照李鸿章的意思,仿照北京颐和园的戏楼样式建成,戏楼紧靠山门,面对正殿,中间隔一大天井,雕栏画栋,为昔日合肥县城(庐州府与合肥县同城而治)最为华美的表演舞台。在正殿之后,后来又修建一座面北的城隍娘娘殿,城隍老爷与夫人隔墙靠背而坐,各自享用着一方香火。

旧时,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城隍寿诞期间,庐州府和合肥县大小官员、附近百姓都要前来拈香、礼拜,戏楼上有连台《目莲救母》酬神戏演出,小商小贩和游人也蜂拥而至,庙街顿成闹市。

重修府学和府志

“庐州府学”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宋朝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修改为学宫。

李鸿章少年时,曾在庐州府学求学。20岁时,因成绩优异,李鸿章被庐州府学选为优贡。当时,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在京师做官,听到消息立即来信催促李鸿章北上准备来年的顺天乡试。后来,李鸿章不负父望,24岁时成为安徽最年轻的进士。

1853年,太平军攻占庐州,一把火将府学所有的建筑焚烧殆尽。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大弟李鹤章倡议修复府学,并在淮军文武百官中募捐,得银18000两,又从府属五县的田亩捐内抽出部分粮款补助,再由李鸿章致书淮军旧属、时任庐州知府唐景皋以及二弟李蕴章等督修。第二年,府学按旧式修复并增建崇圣、乡贤、名宦、福神诸祠与东西学署。

庐阳书院原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庐州知府张纯修创办的府学,始名“横渠书院”,以纪念其祖先北宋哲学家横渠先生张载,门堂讲舍十余楹。1853年,被太平军焚毁。同治元年(1862),富绅褚开泰捐资重建。1879年,李鸿章等人提议将府学考棚余屋增修扩为书院,李鸿章亲题匾额。1902年,李鸿章的嗣子李经方捐资助学,改庐阳书院为庐州中学堂(现为合肥九中校址),庐州中学堂是合肥一中的前身。

古代地方非常重视修志,清朝嘉庆年间曾续修过《庐州府志》。光绪三年(1878),李鸿章等领衔、倡议续修《庐州府志》,书刊行后,李鸿章等人亲自撰文介绍。

续建巢湖“二景”——中庙与文峰塔

忠庙又名“中庙”,因位于古居巢州、庐州中间,故名“中庙”,历史上几经毁坏。

光绪十五年(1889),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倡议,募捐重修,共建有前中后三殿,计70余间。前殿供神龛,琳琅满目;中殿为佛事活动场所;后殿为藏经阁,三层结构,庄重质朴。整个庙宇三面临水,楼台高峙,气势巍峨,登高可以远眺姥山,湖光山色,一览无余,所以又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

巢湖之中有座岛,叫姥山,姥山上有座宝塔,叫“文峰塔”。据《巢湖志》等书记载:文峰塔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当时民间流传着“姥山尖又尖,庐州出状元”的歌谣。庐州知府严尔珪为了印证此谣,昭示一方人文之胜,遂主建该塔。刚建四层,就因明末农民起义而辍工。相隔200多年,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牵头续修完工。为此,他曾作《姥山塔碑记》,铭之于石。

塔内尚嵌有大量淮军将领题词,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额并802尊砖雕佛像。

推介庐剧“第一人”

光绪二十二年(1896)3月,李鸿章带领大清国环球使团访问欧美。第一站是俄国,之后乘火车西行,先后来到德国、荷兰,途经比利时,然后到了法国。

7月13日,法国国庆节的前一天,李鸿章一行到达巴黎。从巴黎车站到总统广场处处彩旗猎猎,热闹非凡。法国外长汉诺威为大清使团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按照法国礼仪的规定,在检阅仪仗队时,两国领导人要高唱各自的国歌,顺序是先主后宾,只听汉诺威高声唱起他们的国歌———《马赛曲》。李鸿章还没来得及想出对策,汉诺威已经唱完,接着轮到李鸿章出场了。

“唱戏总不比打仗难吧!”决心下定,李鸿章清了清嗓门,唱起了一段旋律舒畅、宛转回环的曲子:“三河镇十字路开了门面,东边卖的是瓜子;西边卖的是香烟;中间卖的酒和面。针脑线头样样全……”听着、看着李鸿章一本正经地唱国歌,法国人及李鸿章随行的人员,一个个都呆立在那儿,只是等着这一欢迎程序的结束。谁也听不明白李相国到底唱了些什么。可随行的李经方、李经述兄弟都听得止不住地笑,因为他俩听出来了,老父亲唱的是家乡合肥小戏“庐剧”。

结束对法国的访问,李鸿章来到英国,之后又抵达美国纽约、华盛顿。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举行国宴,欢迎李鸿章的到来。欢迎宴会上,照例是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先唱他们的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总统唱完后,又轮到李鸿章。这一回,李鸿章不紧张了,他想,国歌——代表自己国家的歌,恐怕没有超过唐诗的了,便决定用唐诗作为国歌,应该是很得体的。于是李鸿章想到了一首内容颇有豪气的唐诗,诗曰: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可李鸿章唱出来的调子,依旧是家乡的“倒七戏”。据说,这首“国歌”后来被传到北京,配上古乐,还真的有不少人传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首“国歌”。由于它是李鸿章最早使用的,所以后人又称它为“李中堂乐”。直到李鸿章去世后的第十年(即1910年10月),大清国才有了名叫《巩金瓯》的国歌,被称为国乐。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0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12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5223769 新闻热线:0551-2620110 网络部:0551-5223771 发行部电话:0551-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