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
六大民生工程惠及20万困难户
合肥运管处“两节”不休假 专门查处非法营运“黑头车”
非公企业添维权平台
市民可放心购年货 物价部门严查价格违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8万余人享农村低保 五保集中供养率过半
六大民生工程惠及20万困难户

记者 赵莉
 

45748位农村五保对象老有所养;180162名农村困难群众享受低保;208386人次享受城乡医疗救助……昨日上午,合肥市民政局举行2011年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会,由该局牵头的六项民生工程惠及合肥近20万困难群体。     

低保:1.97亿惠及18万余低保户

“我是个单亲母亲,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一个人带着女儿上高中,生活十分困难,自从享受了低保之后,家里的经济状况缓解不少!”合肥肥西某村村民束某感慨地说。今年,合肥市继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3月1日起,合肥市市区农村低保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3840元,三县农村低保标准均由去年的户年人均1000元提高至户年人均1200元。巢湖市不低于1360元,庐江县不低于1350元。

“农村低保制度是对持有农业户口、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居民给予差额补助。”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举措缓解了多数农村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

今年以来,合肥市逐步实现城乡统筹。截至11月份,合肥市累计发放1.97亿元,惠及18万余农村低保户。

五保:集中供养率超一半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合肥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45748人,农村敬老院179所,五保床位总数达22501张,全市集中供养能力达52%。截至今年11月底,下拨市级五保供养补助经费达9663.65万元。

区划调整后,合肥对巢湖市、庐江县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进行提标。提标后,巢湖市、庐江县统一执行合肥市现行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即将散居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1400元统一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提高400元,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先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当地城镇低保,享受低保待遇。另据悉,今年1~11月,合肥20万余人享受到城乡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7600多万元。

儿童福利中心: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

此外,合肥市民政局还负责实施了重大传染病病人生活救助保障机制、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三大民生工程。

今年,合肥市民政局与市疾控中心密切配合,对艾滋病特困人群开展了生活救助,为合肥市77例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生活救助费用,共计14.6万元。

今年合肥市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项目22个,新增床位任务数2050张,实际完成2210张,超额完成任务。县级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工程从2010年1月启动,工期18个月,新增床位170张,目前建设工程均已竣工投入使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