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向哪里?
回归理性成为“主线条”
驶入“慢车道”
3上一篇 2011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驶入“慢车道”

记者 沈娟娟
 

“2010年12月31日,来看车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忙到倒在床上就睡着了。2011年的第一天,空荡荡的展厅却突然没有了前日的喧闹……”汽车销售顾问潘倩倩在跟朋友聊天时敲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年年初车市的急速“降温”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小排量车的车辆购置税优惠“取消”,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叫停”,各项利好政策只剩下节能汽车补贴“孤独前进”,潘倩倩在新年伊始,就感受到了市场袭来的一丝丝寒意。   

增速或将开入“慢车道”

当记者向省城某品牌4S店询问销售情况时,相关销售人员也直言不讳:“上个月订单跟去年同期没办法比。”安徽安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金丰分析,很多品牌的“车荒”从去年年底持续到过完年,加上小排量车的车购税上调,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补贴取消,年初车市相比去年确实淡了一点。

金丰分析,经历了前两年近40%的增长后,市场基数大,今年的车市用“不会超过去年增速”来预测比较合适。

安徽汽车销量的增速预计放缓到20%左右,这是很多车企负责人给今年车市的一份预测数据。

安徽汽车“调整”前进节奏

在记者昨日的采访过程中,虽然多数人预计安徽汽车增速将放缓,但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乐观。

“不像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利好政策陆续退出,不会对安徽的多数城市产生太大冲击。”金丰告诉记者,政策对汽车产业只会抑制汽车量,但并不会抑制消费,因此在3年以内,省会城市合肥的汽车市场还是比较有潜力的。

不过,利好政策退出的负面作用明显,再加上北京等地的一些限购政策,很可能带来其他地方效仿,产生连锁反应。

前两年汽车形势大好,但随着竞争的激烈,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安徽汽车产业也不能停步不前,而要跟着市场“调整”前进的节奏。安徽复兴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卫东建议,汽车经销商在经营时可以尝试多品牌经营,把汽车市场做深做透。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