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圆“万亿梦”,再造一批“京东方”、“三安光电”
记者 樊立慧
 

进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安徽萌发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雄心。

日前,省委、省政府通过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0年省政府一次性安排25亿元专项资金,今年起到2015年,省政府每年还将拿出5亿元,用于各地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除了财税政策之外,还从金融政策、市场政策、开放政策提出支持意见。

另一条输不起的起跑线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潜在的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未来的支柱产业。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表示,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省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后,都必然带来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并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

记者了解到,各省市纷纷采取行动,努力抢占发展先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都推出了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中部各省也纷纷采取措施,湖南省正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河南省、江西省也正在行动。可以说,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时不我待。安徽似乎又一次站在起跑线上,还是不能输掉的起跑。

安徽新兴产业基础还行

我省科教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培育与引进,已经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公共安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产值达2817亿元,增幅4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3054个。数据表明,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总体水平上具有大力培育和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也具备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可能性。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传统产业仍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丢不得也不能丢,但要适应形势调整结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如果工作做得好,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率先突破,形成若干支撑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省发改委负责人认为,“如果我们在新一轮竞争中不能够迅速行动的话,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只能永远落后。”

安徽奉献政策“大礼包”

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撑体系,扩大对外开放。

2010年我省一下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从现在起到2015年,省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基地、创投基金等。除了财税政策之外,还从金融政策、市场政策、开放政策提出支持意见,力度相当大。

“围绕创新药物、节能产品、废弃物处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对于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产品,由政府首购或订购。”省发改委负责人建议,引进来要注重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支持走出去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开展国际技术合作。

未来要发力八大产业

记者了解到,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

根据我省实际,《意见》确定的发展重点为八大产业,即上述七大产业加上公共安全产业。这七大产业领域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着重于平板显示、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为主等。

省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增加公共安全产业,主要是考虑到,公共安全产业是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前期省里在引导发展上也做了大量工作。”

记者了解到,由于全省各地的基础条件不一样,《意见》特别提出,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若干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其他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我省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部分行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多一些“京东方”、“三安光电”

2010年,京东方量产,带动的可是整条产业链往安徽的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企业承担、大项目带动、大基地支撑,同时,围绕产业来聚集人才、进行技术攻关、建设创新平台,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

看来,最重要的还是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和产业基地,因此《意见》提出实施“千百十工程”,每年支持20家左右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建设200个左右重点项目,推进2个以上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扶持100个左右重点企业、建设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建成10个左右特色产业基地,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京东方”、“三安光电”等企业落户安徽。

记者了解到,省委、省政府还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火烧得更加旺一些,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今后几年的支柱产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