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识礼
2011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知书识礼

张堃 文
 

1月11日上午,一座高达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亮相。孔子,这位2500年前思想家的回归,并坐落在中国标志性的中心位置,无疑标志着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价值观、道德观又一次引起当下人们的共识。

“知书识礼”这一文化命题终于在物质时代引起重新考量。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另一位儒家高人荀子进而提出:“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礼仪规范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渗透在个体待人接物的言谈举止里。与个人而言,不懂礼节,如何能安身立命;与国家而言,没有标准和规则,如何能安邦定国。从某种意义上说,礼,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是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礼学,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古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孔融让梨”的故事,近有三尺巷的谦让,今有温总理汶川地震现场礼让伤员的身影。

礼,是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内在品质的外化,它和个人的素养相关,更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传统息息相连。

“知书识礼”——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愿景, 在这个极寒的岁末,它所散发出来的和谐氛围温暖着我们的灵魂。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